[发明专利]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3309.8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邢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台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自行***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腐蚀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包括支架、筒体和筒盖,筒盖上设有顶部推杆电机,顶部推杆电机的推杆底端设有活塞,筒体的外部底端设有底部转动电机,底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顶端设有托板,托板上开设有托板通孔,托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上还分别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左右延伸的左螺纹孔和右螺纹孔,在左螺纹孔和右螺纹孔内还分别螺纹连接有左螺杆和右螺杆,同时在筒体的右侧底部还连通有出液管,在出液管上还设有开关阀。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腐蚀试验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大大保证了自身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汽车零部件的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往往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腐蚀性试验,故而便需要使用到相应的腐蚀试验装置。但是对于现有的腐蚀试验装置来说,其往往仅是将汽车零部件浸泡于腐蚀性液体中进行静态试验,这样不仅影响了腐蚀试验的效率,同时也无法获知和保证汽车零部件在动态使用过程中的耐腐蚀性能,从而大大影响了腐蚀试验装置的使用性能和腐蚀试验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腐蚀试验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大大保证了自身使用性能的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包括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筒体,在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在所述筒盖上设有顶部推杆电机,所述顶部推杆电机的推杆竖直向下设置并伸至所述筒体的内部,并且在所述顶部推杆电机的推杆的底端还设有活塞,且所述活塞的竖向外侧壁与所述筒体的竖向内侧壁紧密贴合;
在所述筒体的外部底端还设有底部转动电机,所述底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并伸至所述筒体的内部,并且在所述底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的顶端还设有托板,在所述托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托板通孔,在所述托板的左右两端还分别连接有左挡板和右挡板,且所述左挡板从右至左斜向上延伸,所述右挡板从左至右斜向上延伸;
在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还分别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左右延伸的左螺纹孔和右螺纹孔,在所述左螺纹孔和右螺纹孔内还分别螺纹连接有左螺杆和右螺杆,同时在所述筒体的右侧底部还连通有出液管,在所述出液管上还设有开关阀。
上述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其中在所述筒体的左侧还设有左侧转动电机,所述左侧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向右设置并伸至所述筒体的内部,同时在所述左侧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右端还设有多个搅拌杆。
上述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其中在所述筒体的外部底端还设有加热腔体,在所述加热腔体的内部设有电加热器,同时在所述加热腔体的外表面还覆盖有隔热层。
上述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其中在所述支架的底端还设有行走轮,在所述行走轮处还设有用于制动所述行走轮的锁止件。
上述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其中在所述筒盖的左右两端还分别设有左把手和右把手,同时在所述筒盖上还设有观察窗,且所述观察窗的材质为钢化玻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腐蚀试验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大大保证了自身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汽车零部件腐蚀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筒体2,筒盖3,顶部推杆电机4,活塞5,底部转动电机6,托板7,左挡板8,右挡板9,左螺杆10,右螺杆11,左侧转动电机12,搅拌杆13,加热腔体14,电加热器15,出液管16,开关阀17,左把手18,右把手1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台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台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3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施工雷达吸波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应用升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