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力缓速器控制器自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2945.9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彪;徐鹏远;袁可定;朱召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5B19/04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力缓速器 控制器 自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力缓速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控制器自检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液力缓速器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重型卡车及军车,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热交换器、油箱和比例阀。
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通过比例阀进入储油箱,将储油箱内的液压油压进定子叶轮和转子叶轮之间的腔体,转子叶轮带动液压油绕轴线旋转,同时,液压油沿转子叶轮的叶片方向运动而甩向定子叶轮,定子叶轮的叶片对液压油产生反作用力,液压油流出定子叶轮再转回来冲击转子叶轮,这样就形成对转子叶轮的阻力矩,从而实现减速作用,液压油冲击转子叶轮后通过流道流入热交换器内进行散热,液压油散热后回到储油腔,液压油按上述过程不断循环工作。在液力缓速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时,液力缓速器内的液压油和热交换器内的冷却液容易过热,容易使液力缓速器由于高温而损坏。
当液力缓速器无法正常工作时,因其结构的复杂性,难以及时有效的判断故障点,不但对液力缓速器的维修造成影响,对车辆等应用液力缓速器的设备也是一种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液力缓速器的各部件运转情况以及时排除故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可对液力缓速器各部位有效检测,能够自动判断故障点的一种液力缓速器自检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力缓速器自检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油箱检测模块、油压检测模块、油温检测模块、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分别与数据存储器、数据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油箱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空气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油箱油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油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油压传感器、第二油压传感器和第三油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油温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油温传感器、第二油温传感器和第三油温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动态模拟模块和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射频收发模块通过GPRS网络与外部设备连接。
进一步,所述空气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均设置在液力缓速器油箱的内腔顶部。
进一步,所述油箱油压传感器设置在液力缓速器油箱的内腔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油压传感器和第一油温传感器均设置在液力缓速器的回油管路的内腔中。
进一步,所述第二油压传感器和第二油温传感器均设置在热交换器进油管路的内腔中。
进一步,所述第三油压传感器和第三油温传感器均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出油管路的内腔中。
进一步,所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内腔中。
进一步,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液力缓速器的传动轴上。
进一步,所述外部设备为车载电脑、手机等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电子产品。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液力缓速器控制器自检系统的重型货物车液力缓速器控制器自检系统。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液力缓速器自检系统,通过在液力缓速器各个关键位置布置传感器,可对各个位置实时检测,单片机控制器可接收来自各传感器的信号,数据处理模块可对数据实时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单片机控制器,且通过动态模拟模块可对液力缓速器进行动态模拟,当检测数据异常时预警模块能够发出预警信号,数据存储器可对数据存储,外部设备可通过GPRS网络控制单片机控制器,同时可接收单片机控制器发出的信号,可远程操作及查看液力缓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力缓速器控制器自检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力缓速器控制器自检系统的框图。
图中:1、单片机控制器;2、油箱检测模块;3、油压检测模块;4、油温检测模块;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6、转速传感器;7、电源模块;8、数据存储器;9、数据库模块;10、数据处理模块;11、无线射频收发模块;12、空气压力传感器;13、液位传感器;14、油箱油压传感器;15、第一油压传感器;16、第二油压传感器;17、第三油压传感器;18、第一油温传感器;19、第二油温传感器;20、第三油温传感器;21、动态模拟模块;22、预警模块;23、GPRS网络;24、外部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2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柄抽拉式面盆水嘴(A26306)
- 下一篇:鞋(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