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2238.X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静;张晓萍;刘英才;张永中;曹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14 | 分类号: | F27B21/1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箱 负压 点火控制装置 弯管 点火炉炉膛 烧结机台车 电动蝶阀 阻流板 点火器 有效地控制 点火风箱 点火能耗 控制装置 炉膛负压 煤气消耗 烧结过程 开口度 烧结机 纵截面 灵活 立管 锲形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及方法,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烧结机台车、设于所述烧结机台车下方的第一风箱及第二风箱,所述第一风箱位于烧结机的点火器正下方;所述第一风箱及第二风箱均连接有风箱弯管,所述风箱弯管均连接有风箱立管;所述风箱弯管上设有电动蝶阀;所述第一风箱内设有横截面和纵截面均呈锲形的阻流板;所述控制方法利用上述的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来实现点火炉炉膛内负压的控制;本发明中阻流板结合电动蝶阀开口度的调节,可实现点火炉炉膛内负压的灵活调节,降低煤气消耗。本发明的负压点火控制装置能够灵活有效地控制点火风箱负压和炉膛负压,维持烧结过程的正常进行,节约点火能耗,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行业铁矿石烧结领域,尤其涉及带式烧结机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烧结过程中,为给混合料表层提供足够的热量,使其中的固体燃料着火燃烧,需要通过位于烧结料面上方的点火器点火,同时为使点火火焰能向下作用于烧结料面,需要在抽风的作用下保证烧结料面行成一定负压,从而达到自上而下的烧结过程持续进行。点火负压的高低决定着烧结混合料床的抽实程度,继而影响着烧结过程热态透气性,最终产生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同时直接决定了烧结矿的点火消耗水平。
多年的烧结生产经验表明,抽风负压降低形成低负压点火,可使料层收缩比高负压点火少,混合料的原始透气性变差的幅度小,高温焰炬与混合料更均匀且更深的接触。低负压点火既能满足点火需要,又能保证烧结料层不被抽紧抽塌,而且点火煤气用量最小,烧结产量最高。
在现有的烧结生产中,一般采用1#、2#风箱双层蝶阀启闭角度大小来控制点火负压较为普遍。该方法的缺点是为实现低负压必须降低蝶阀的开口度,导致通过蝶阀的风速增高,加快了气流中的散料和粉尘对阀板、阀体及风箱弯管的冲刷磨损,导致系统漏风影响烧结生产。也有些企业将点火器正下方的1#风箱封死,用1#、2#风箱之间的串风来实现对点火负压的控制。这种方法一是降低了有效烧结面积,二是在挡板与台车之间易形成积料。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行业内同仁一直在对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发明。专利号为“200520031702.2”的中国专利,在2007年1月17日公开了烧结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其将风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由开有通孔的孔板及位于孔板上的积料清理器组成,下层由可调整通气孔组成;利用孔板及其上部的积料层来形成风箱内的气流阻力,完全不同于依靠蝶阀改变开口度形成的局部阻力。该方案的缺点是不能灵活控制负压,调节负压效果不明显,自主性差。
专利号“200810304254.7”的中国专利,在2009年1月7日公开了用于铁矿石烧结的负压点火控制装置的技术,其通过在风箱立管与大烟道之间依次设置转折管、旁通管,在风箱立管和旁通管之间的转折管内的通路上设置隔板,在旁通管内安装可控制开度的电动翻板来调节点火风箱下面的负压。该方案虽使风箱既具有除尘功能,可避免了旁通管的堵塞,但其搁板结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气流的正常通行,使风箱主体内的负压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改进。
专利号为“201220268510.3”的中国专利,在2013年1月30日公开了一种烧结机点火负压控制装置,其通过在风箱风管与大烟道接口处沿风管横截面设置有节流孔板,并在前4个风箱之间设置浮动风箱隔板的方案来实现烧结机点火负压的降低。该方案尽管已对孔板进行加固处理,但大烟道内压力达到16kPa以上,条件恶劣,高速含尘烟气对孔壁的冲刷势必会大幅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烧结机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不能满足申请人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灵活有效地控制点火风箱负压和炉膛负压,维持烧结过程的正常进行,节约点火能耗,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低负压点火控制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2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酸性氯化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谐激光波长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