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丢失海水环境监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1489.6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8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B63B35/00;H01Q1/38;H01Q1/22;H01Q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陶品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 潜艇本体 拖拽 外设 监测器 海水环境 缆绳 防丢失 定位模块 辅助装置 红外光线 快速寻找 通电线圈 自动寻找 磁铁件 探测器 探照 磁场 光源 潜艇 船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丢失海水环境监测器,包括有拖拽部分和探测部分;所述拖拽部分包括有从船舶上拖拽的缆绳,所述缆绳的末端接有接受盒,接受盒内设有用于产生磁场的通电线圈;所述探测部分包括有无人自动潜艇本体,无人自动潜艇本体顶部设有外设架,外设架内设有磁铁件,外设架内还设有红外光线探测器,接受盒表面设有红外探照光源;无人自动潜艇本体还包括有定位模块;本发明可以实现大范围探测,解决了传统探测方式的固定探测、成本高等缺点,增加了自动寻找的辅助装置,可以实现快速寻找,防止潜艇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丢失海水环境监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探测器均是通过线缆将探测器悬挂后放入水环境内进行探测取样等工作;由于受到线缆的限制,水环境探测一直是只能按照线缆的长度和船舶停靠的位置固定探测,探测范围小,探测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防丢失海水环境监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防丢失海水环境监测器,包括有拖拽部分和探测部分;
所述拖拽部分包括有从船舶上拖拽的缆绳,所述缆绳的末端接有接受盒,接受盒内设有用于产生磁场的通电线圈;所述探测部分包括有无人自动潜艇本体,无人自动潜艇本体顶部设有外设架,外设架内设有磁铁件,下方设有水温探测器、矿物质探测器、水环境PH值探测器;
所述无人自动潜艇本体内设有通讯电路,通讯电路包括有处理器、与处理器信号连接的通信装置;所述水温探测器、矿物质探测器、水环境PH值探测器均与处理器信号连接;
所述外设架内还设有红外光线探测器,接受盒表面设有红外探照光源,红外光线探测器与处理器信号连接,无人自动潜艇本体还包括有定位模块,定位模块与处理器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无人自动潜艇本体前端设有壁障超声波探测器,所述壁障超声波探测器与处理器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接受盒为封闭式的防水接受盒。
其中,述无人自动潜艇本体下端还设有海底地形扫描装置,所述底地形扫描装置与处理器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无人自动潜艇本体内设有供无人自动潜艇本体运行的锂电池。
其中,通信装置包括有通信天线,通信天线设于外设架内,通信天线为微带天线,所述微带天线包括有一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非对称的第一辐射部分和第二辐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分为矩形带,其靠近基板边缘一侧设有第一横条镂空带,第一横条镂空带向下设有排列设置的、多个的矩形的第一整流孔;第一辐射部分上还设有T形的第一镂空带,所述第一镂空带,其与第一辐射部分长度方向相同的臂的两个端均延伸出有呈对称的L形的第二镂空带;第一辐射部分靠近第二辐射部分的一侧设有多个圆形的第二整流孔;所述第一辐射部分的一端设有圆形馈电槽;
其中,所述第二辐射部分,其包括有矩形的基臂,所述基臂向上延伸出有与馈电槽配合的圆饼形馈电臂;基臂一侧延伸出有L形的第一辐射臂,第一辐射臂的自由杆和基臂之间连接有桥臂。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臂靠近基板边缘的一侧设有矩形缺槽;第一辐射部分远离馈电槽的一侧设有锯齿状缺口。第一辐射部分和第二辐射部分之间设有隔离杆,基板上设有矩形寄生振子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实现大范围探测,解决了传统探测方式的固定探测、成本高等缺点,增加了自动寻找的辅助装置,可以实现快速寻找,防止潜艇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辐射部分和第二辐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1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