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贝壳和珍珠观感的塑料件、面板、家电及塑料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8623.7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婷;林培金;邓利明;吴欢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75/04;C09D5/36;C09D5/28;C09D5/29;C08L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梁文惠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贝壳 珍珠 观感 塑料件 面板 家电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贝壳和珍珠观感的塑料件、面板、家电及塑料件的制作方法。该塑料件包括: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贝壳幻彩镀层,设置在第一表面上;以及珠光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上,或者设置在贝壳幻彩镀层的远离第一表面的表面上,或者设置在第一表面和贝壳幻彩镀层之间。采用贝壳幻彩镀层的方式将贝壳幻彩镀层直接设置在基材上,代替了目前粘贴珍珠贝壳膜片的方案,使得贝壳幻彩镀层和基材的厚度总和相对于膜片和基材的厚度总和减小;而且,同时在塑料件中设置珠光层,使得该塑料件部件具有贝壳的幻彩效果而且还具有珍珠的高光泽质感,当该塑料件应用于家电面板中时,使得该家电面板更具观赏美感,提升产品的精致度和档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件外观改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贝壳和珍珠观感的塑料件、面板、家电及塑料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件外观的天然珍珠贝壳的效果是通过将真实的珍珠贝壳膜片进行粘贴,其造价成本高昂且加工工艺很繁琐。同时会导致塑料件厚度增加,当将该塑料件应用于家电产品中,导致家电产品的观赏性和适用性能降低。
而且,利用上述方式得到的家电产品的外观仅仅能够显示贝壳的炫彩效果,其观感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贝壳和珍珠观感的塑料件、面板、家电及塑料件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电产品外观观赏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贝壳和珍珠观感的塑料件,包括: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贝壳幻彩镀层,设置在第一表面上;以及珠光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上,或者设置在贝壳幻彩镀层的远离第一表面的表面上,或者设置在第一表面和贝壳幻彩镀层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塑料件包括:基材;贝壳幻彩镀层,设置在第一表面上;UV光油层,设置在贝壳幻彩镀层的远离第一表面的表面上;以及珠光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上。
进一步地,上述塑料件包括:基材;聚氨酯透明漆层,设置在第一表面上;贝壳幻彩镀层,设置在聚氨酯透明漆层的远离第一表面的表面上;以及珠光层,设置在贝壳幻彩镀层的远离聚氨酯透明漆层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上述塑料件还包括底漆层,底漆层设置在珠光层的远离基材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上述基材为透明基材,优选透明基材具有纹理。
进一步地,上述塑料件包括:基材;具有聚氨酯的底漆层,设置在第一表面上;具有聚氨酯的珠光层,设置在底漆层的远离基材的表面;贝壳幻彩镀层,设置在珠光层的远离底漆层的表面上;以及UV光油层,设置在贝壳幻彩镀层的远离珠光层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上述基材为非透明基材,优选为白色非透明基材。
进一步地,上述珠光层为白色珠光层,优选珠光层的厚度为10~15μm;底漆层为白色底漆层,优选底漆层的厚度为8~10μm;更优选聚氨酯透明漆层的厚度为5~8μm。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计,形成上述聚氨酯透明漆层的聚氨酯组合物包括:100份聚氨酯光油、1~10份固化剂、100~300份稀释剂,优选聚氨酯组合物混合后的NK-2号杯测粘度在9.0~10.0秒之间,形成珠光层的材料为白色珠光涂料。
进一步地,以重量份计,形成上述具有聚氨酯的底漆层的材料包括100份聚氨酯光油、1~10份固化剂、100~300份稀释剂和20~30的白漆;优选形成具有聚氨酯的珠光层的材料包括100份聚氨酯光油、1~10份固化剂、100~300份稀释剂和2~5份的白色珠光粉。
进一步地,上述贝壳幻彩镀层以氧化硅、氧化碳和金属硫化物为原料通过真空镀膜工艺得到;优选所述贝壳幻彩镀层的厚度小于0.2μm;更优选所述金属硫化物的镀膜厚度0.02~0.05μm,所述氧化硅的镀膜厚度0.03~0.05μm,所述氧化碳的镀膜厚度0.05~0.08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8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