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智能卡核验和替代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7883.2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严清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卡 核验 替代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可用于智能卡核验和替代的系统和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指纹识别技术用于二代居民身份证核验或替代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居民身份信息安全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下,我国二代居民身份证已经植入居民个人电子数据和指纹信息,以方便于一线警务人员、机场火车站安检人员对居民身份信息的核验工作,具有活动移动性强、突发性强、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面对的场景多为在移动多变或人流量较大的环境下需要进行警务分析处理以及大量复杂信息进行分析,目前核查人员多采用警务终端或身份证读卡器直接对居民的二代居民身份证进行以上工作。
但在正常执法或安检过程中,经常遇到被查验人员没有携带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无法正常读取身份证信息的情况,造成执法不便,或被查验人员无法按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安全隐患和财产的损失;即使大部分公共交通枢纽(机场、火车站)都配备设有办理临时身份证据点,但办理手续繁琐,无法为执法人员以及居民提供实效的便捷与切实的安全。
在符合公安部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实时在线和移动在线的要求,建立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实现利用居民的个人手机调用其电子个人信息作为替代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虚拟电子身份证,可满足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核验、指纹信息核验,完成公安系统的警务分析和处理、公共交通系统的身份验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智能卡核验和替代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用于智能卡核验和替代的方法,包括:
录入验证步骤:经第一验证获取智能卡录入权限;
智能卡录入步骤:在智能卡录入权限下,通过NFC方式读取智能卡信息;
模拟验证步骤:经第二验证获取智能卡模拟权限;
智能卡模拟步骤:在智能卡模拟权限下,通过NFC方式按照所述智能卡信息模拟智能卡。
优选地,所述录入验证步骤包括:
智能卡初始验证步骤:通过NFC方式读取智能卡得到智能卡信息、或者从智能卡扫描图像中提取智能卡信息;
指纹初始验证步骤:通过触摸屏提取指纹信息,记为现场指纹信息;
验证对比步骤:通过网络从数据库获取与所述智能卡信息对应的指纹信息,记为已认证指纹信息;将现场指纹信息与已认证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认为通过第一验证,若不匹配,则认为没有通过第一验证。
优选地,所述智能卡录入步骤包括:
智能卡信息存储步骤:将读取到的智能卡信息存储在本地或者上传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模拟验证步骤中,采用指纹、人脸、声音、动态安全码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方式进行第二验证。
优选地,所述智能卡模拟步骤包括:
智能卡信息调用步骤:调用智能卡信息;
智能卡替代模拟步骤:以与智能卡中线圈相同的谐振频率发射智能卡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用于智能卡核验和替代的系统,包括:
录入验证模块:经第一验证获取智能卡录入权限;
智能卡录入模块:在智能卡录入权限下,通过NFC方式读取智能卡信息;
模拟验证模块:经第二验证获取智能卡模拟权限;
智能卡模拟模块:在智能卡模拟权限下,通过NFC方式按照所述智能卡信息模拟智能卡。
优选地,所述录入验证模块包括:
智能卡初始验证模块:通过NFC方式读取智能卡得到智能卡信息、或者从智能卡扫描图像中提取智能卡信息;
指纹初始验证模块:通过触摸屏提取指纹信息,记为现场指纹信息;
验证对比模块:通过网络从数据库获取与所述智能卡信息对应的指纹信息,记为已认证指纹信息;将现场指纹信息与已认证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认为通过第一验证,若不匹配,则认为没有通过第一验证。
优选地,所述智能卡录入模块包括:
智能卡信息存储模块:将读取到的智能卡信息存储在本地或者上传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模拟验证模块中,采用指纹、人脸、声音、动态安全码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方式进行第二验证。
优选地,所述智能卡模拟模块包括:
智能卡信息调用模块:调用智能卡信息;
智能卡替代模拟模块:以与智能卡中线圈相同的谐振频率发射智能卡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7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阅读器防碰撞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线自动调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