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材料制造工厂的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5087.5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谢礼飞;段红松;苏文生;周时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蒋维特 |
地址: | 4101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材料 制造 工厂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制造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材料制造工厂的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指具有较大电能容量和输出功率,可配置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设备及工具驱动电源的电池,通常也包括军事(潜艇、高级智能机器人等)用蓄能电池设备、通讯指挥系统的常备电源等。目前国内外当前研究开发的动力电池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钒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动力电池。
而锂离子电池是作为新型动力电池的一种,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比能量大、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其它电池无法比拟的优点,一经推出,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发展势头迅猛,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韩国、日本、中国的锂电池在全球锂电池中占主导地位,排序为韩国第一、日本第二、中国第三。从发展趋势看,在全世界范围内,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方向。
目前,由于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电池材料制造工厂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里面针对智能制造和"互联网+"领域提出的要求,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需求逐渐提高。
而目前锂电池材料工厂由于自动化水平低下,人工干预较多,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窑炉车间现场环境恶劣,上下料时扬尘较多,工人长期待在车间内,将会对其呼吸道及血液循环系统造成危害,造成矽肺病等职业病;且人工参与时的劳累和疏忽,不可避免的对产品带来污染,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电池材料制造工厂的智能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对电池材料制造工厂进行全面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电池材料制造工厂的智能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材料制造工厂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生产数据;
智能云服务平台,用于处理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生产数据,提供面向服务的数据与智能决策支持;
智慧管理模块,用于利用工业云服务平台的数据与智能决策支持进行工厂的生产智能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物料数据采集模块,通过RFID系统采集物料信息,所述物料信息包括物料种类与数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环境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分布式传感器系统采集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氧气含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运行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工厂各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包括运行状态、能耗、产品产出、报警故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云服务平台为工业云服务平台,对所述物料信息、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进行存储、处理与分析,进行数据共享,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慧管理模块包括生产任务管理模块,根据所述工业云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智能决策支持,进行生产管理,所述生产管理包括物料管理、环境管理、生产任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产任务管理模块包括作业计划制定子模块、日常调度子模块和应急事件处理子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慧管理模块还包括产品运销管理模块,对产品的销售、运输进行管理与跟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与智能云服务平台连接,加载有所述智慧管理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对电池材料制造工厂的物料信息、环境信息及运行信息进行全面的智能化监测与管理,通过工业云服务平台的智能决策支持,可科学地、合理地优化工厂的生产环境,对物料进行科学地分配与调度,合理的规划生产,可有效提高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5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