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4382.9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48 | 分类号: | E01B9/48;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刘亚竹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卸 分离 双层 扣件 系统 | ||
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所述减振扣件系统用于固定钢轨,所述减振扣件系统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底板、底板弹性绝缘垫和下底板,所述下底板具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上底板具有与下底板的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配合的通孔;其下底板上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分别套置有底板连接套;所述的底板连接套的内孔具有锁舌结构,所述的锁舌结构具有水平的锁紧面和倾斜的导向面,通过本发明,提高了底板连接套强度,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原材料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迅猛,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这一系列建设中,扣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扣件是钢轨与轨枕的连接件,通过弹条扣压钢轨的方式实现与钢轨的连接,通过锚固螺栓固定的方式实现与轨枕的连接。
双层减振扣件由于具有两层减振橡胶层从而具有较为优异的减振性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现有设计较为成熟的双层减振扣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实现减振扣件的连接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使用锚固螺栓连接方式,该方式会造成中间橡胶垫层无法发挥弹性,势必会损失一部分减振量,同时铁垫板横向偏移对锚固螺栓的剪切也不容忽视。二是采用上、下座板自锁的连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中间橡胶垫层的弹性,减振效果好,但设计配合公差需要控制的十分精确,否则容易出现扣件上下铁垫板之间离缝,预紧力不足,且调整困难,而且扣件一旦预组装好,扣件的现场可拆卸性也存在问题。
CN201210533622.1是我公司早期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其下底板7上的凹槽18是设在凸台14的底部,底板连接套8的锁舌19与凹槽18相配合,这种结构为了满足凸台14的强度,加大了凸台14的尺寸,耗材大;CN201420047528.X也是我公司前期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锁紧机构的连接套,其由锁舌、上檐部分和空心圆柱体组成,该申请中锁舌1位于空心圆柱体内侧的底部,锁舌上表面19低于上檐部分2,其对应的下底板7的凸台11的凸台凹槽14在凸台11上在凸台下部13和凸台上部12之间向里凹陷形成的槽,这种结构对加工难度大。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所述减振扣件系统用于固定钢轨,所述减振扣件系统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底板、底板弹性绝缘垫和下底板,所述下底板具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上底板具有与下底板的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配合的通孔;其下底板上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分别套置有底板连接套;所述的底板连接套通过转动能够将上底板、底板弹性绝缘垫和下底板锁定到一起,所述下底板上具有导向柱对底板弹性绝缘垫定位,所述第一凸台或第二凸台的柱状结构具有平直圆周面。
所述减振扣件系统还包括底板连接套,所述的底板连接套具有环形压紧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部具有倾斜的导向面、水平的锁紧面和竖直的止挡面,所述的锁紧面高于环形压紧部的下表面,所述环形压紧部的下表面与上底板的上表面压紧配合,所述的锁紧面与下底板的第一上翻边或第二上翻边的下表面锁定配合。
所述支撑部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弧形支撑臂和第二弧形支撑臂,所述第一弧形支撑臂和第二弧形支撑臂在圆周方向对称分布。
通过本发明,提高了底板连接套强度,减小了弹条安装座受到的剪切力,使其受力更均匀,延长了减振扣件系统使用寿命,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原材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的总装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的轴侧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的ω型弹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4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人体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