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4241.7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3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岩田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F16F1/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橡胶 衬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该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能够利用所需最小限度的变更来应对多个振动特性,能够谋求部件的共用化和设计自由度的提高。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1)包含轴心构件(2)、与轴心构件(2)同轴地配置在轴心构件(2)的外侧的外筒构件(3)以及弹性地连结轴心构件(2)和外筒构件(3)的橡胶弹性体(4),橡胶弹性体(4)在以轴心构件(2)为中心的点对称位置具有封入有流体的液室(9、9),轴心构件(2)包括具有使液室(9、9)相互连通的节流通路(14)的独立的流路构件(12),能够通过更换节流通路(14)的样式不同的流路构件(12)来变更振动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铁道车辆中为了隔振而夹设在例如转向架构架和支承轮轴的轴箱之间的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这样的构造:在安装在转向架侧的抗偏器和车身侧的臂中的任一者上的外筒和安装在转向架侧的抗偏器和车身侧的臂中的另一者上的轴棒之间夹设橡胶,并且形成封入有液体的两个以上液室,利用限制通路使液室之间连通。采用该构造,在振动施加于一个液室时,该液室的压力变化通过限制通路作用于另一个液室,利用限制通路中的通过阻力和液体共振来吸收振动。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的发明:在转向架构架侧和支承轮轴的轴箱侧中的任一者上设置内筒,在转向架构架侧和支承轮轴的轴箱侧中的另一者上设置外筒,在内筒和外筒之间配设弹性体,利用节流通路使在弹性体内划分出的多个液室连通,并且在节流通路上设置电磁阀等弹簧常数变更部件,谋求减小弹簧常数和防止节流通路堵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35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3973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就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而言,根据行驶区间(例如高速区间和低速区间)等的使用条件的不同,所要求的振动特性(动态弹簧常数)有所不同。但是,专利文献1的橡胶衬套的振动特性固定是1个,因此,为了应对多个振动特性,需要另外准备限制通路的截面积、长度不同的轴棒,导致成本上升。专利文献2的橡胶衬套能够利用作为弹簧常数变更部件的电磁阀的打开/关闭使弹簧常数在高低这两个等级中变化,但因采用电磁阀而仍然会导致成本上升。此外,由于依赖于电磁阀,因此,限于两个等级的设定,振动特性的设计自由度会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所需最小限度的变更来应对多个振动特性、能够期待部件的共用化和设计自由度的提高的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其包含:轴心构件;外筒构件,其与轴心构件同轴地配置在轴心构件的外侧;以及橡胶弹性体,其弹性地连结轴心构件和外筒构件,橡胶弹性体至少在以轴心构件为中心的点对称位置具有封入有流体的液室,该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特征在于,
轴心构件包括具有使液室相互连通的流路的独立的流路构件。
根据技术方案1的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流路构件是轴体,该轴体嵌入到形成于轴心构件且使液室相互连通的贯通孔,且在轴体的外周凹设有流路。
根据技术方案1的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流路构件是以与轴心构件的轴心正交且包含液室的平面为界地分割轴心构件而得到的分割构件,在作为所述流路构件的分割构件的分割面形成有流路。
根据技术方案1的铁道车辆用橡胶衬套,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轴心构件在其外周具备连结橡胶弹性体的内筒,流路构件是嵌合于内筒内且在外周面形成有流路的芯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4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发烟量阻燃型复合数据传输缆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用的吸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