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3477.9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2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峰;仓一华;卢保中;吴敏;童海定;邓睿;石蓉芸;史丹妮;梁嘉杰;梁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0;C02F11/0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化 污泥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生化污泥用水稀释,使得其含固率在5‑15%之间;(2)对稀释后生化污泥进行热水解,热水解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其中:热水解温度在140‑200℃之间,热水解时间为20‑90min;(3)将步骤(2)得到的生化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后处理;(4)将后处理后生化污泥用板框压滤机压滤,得到脱水后污泥。本发明方法简单,污泥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对生化污泥基本上采取浓缩、离心或板框压滤脱水、掺煤粉热电厂焚烧或外送委托处置的处理方式,处理效率低下。污泥利用脱水处理后仍有70%~80%含水率,污泥减量有限,且污泥中的有机物并未得到去除,在大量水分和有机物的存在下,污泥中的微生物仍处于活跃状态,并未得到最终的稳定处置。将含水率高的污泥掺煤粉焚烧也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现有焚烧炉原有设计时并不能适应于大量含水的污泥焚烧,对设备本体会造成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含水率高,污泥热值低,将消耗大量煤粉热值,增加能源成本,利用率低;另外污泥中有机物含量仍较高,将使得焚烧的尾气处理达标成为新的问题。
部分污水厂对生化污泥采取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由于微生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天然屏障作用,使得有机物降解速率地下,去除率在35%~45%之间,去除率较低,停留时间长,处理负荷低,产气量小难以利用,使得运行管理上也出现较大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简单,污泥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化污泥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生化污泥用水稀释,使得其含固率在5-15%之间;
(2)对稀释后生化污泥进行热水解,热水解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其中:热水解温度在140-200℃之间,热水解时间为20-90min;
(3)采用厌氧消化后处理步骤(2)得到的生化污泥,厌氧处理温度为45-60℃,有机物容积负荷在2~10kg/m
(4)将后处理后生化污泥用板框压滤机压滤,得到脱水后污泥。
上述步骤(1)中,用水稀释的生化污泥,由生化污水处理池的生化污泥经过脱水处理后获得。
上述步骤(1)中,生化污泥的含固率在10-13%之间。
上述步骤(2)中,热水解温度为160-180℃。
上述步骤(2)中,热水解时间为30-50min。
上述步骤(3)中,厌氧消化工艺中,温度为50~57℃,有机物容积负荷在4~8kg/m
上述步骤(3)中,后处理时,厌氧消化工艺用混合试剂处理代替;所述混合试剂为三氯化铁和石灰的混合物;或者为三氯化铁和PAM的混合物;或者为聚合硫酸铁和PAM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先采用热水解预处理技术对生化污泥进行处理,通过将污泥加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污泥中的粘性有机物水解,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可以同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和污泥厌氧消化性能。随水热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增加,颗粒碰撞增大,颗粒间的碰撞导致了胶体结构的破坏,使束缚水和固体颗粒分离。另外,加热使污泥中的蛋白质分解,细胞发生破裂,胞内的水分被释放,强化可生化性能,改善流动性能。经过热水解处理的污泥在不添加絮凝剂的情况下机械脱水的含水率大幅度降低。污泥的水解宏观上表现为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的减少和COD、BOD以及氨氮等浓度的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3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