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中钙离子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62376.X | 申请日: | 2016-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0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秦伟;刘淑文;丁家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离子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海水中钙离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通过施加脉冲恒电流方式对海水中钙离子进行定量检测;
所述脉冲恒电流方式为首先在工作电极上施加零电流,测开路电位,确认为工作电极的基线电位;然后施加短时间的阴极恒电流,使溶液中待测离子高效聚集到工作电极的聚合物敏感膜上,最后根据检测程序设计施加较长时间的开路电位,使工作电极自发回到开始的基线电位;施加恒电流时得到的电位变化信号即为所测离子的电位响应值;
所述脉冲恒电流方式中对工作电极所施加的恒定的阴极脉冲电流大小为2-9μA,所施加的脉冲电流时间为1-10S;每次施加脉冲电流后,通过进一步向工作电极施加开路电位,施加开路电位的时间至少为脉冲时间的20倍,使被萃取到膜相的钙离子释放回溶液中,实现电极更新,进而获得海水中钙离子的定量测定;
所述海水为0.5M NaCl溶液;
所述三电极体系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其中,工作电极为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所述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敏感膜中含钙离子载体ETH 5234,并且敏感膜中用惰性亲脂盐ETH 500代替离子交换剂;
所述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为以0.1M NaCl为内充液的液膜电极;
或,以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为转导层的固体接触式电极;
所述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辅助电极为铂丝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23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