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光学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2337.X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G02B1/11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7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2153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光学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复合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进步,复合光学薄膜作为应用于主流移动电子设备上的光学元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多样化。光学薄膜作为关键的上游原材料,具备高表面光洁度、高透光率、低雾度及厚度公差小等特性,能完全满足市场对光学薄膜大尺寸化、薄型化、轻量化、高精度、一致性、可靠性和适应组装等多方面需求,而得以在众多领域广泛使用,如:平板显示器、触控面板、视窗、反光标牌、家用电器、电脑及电话外壳、汽车零部件、键盘、化妆瓶等。但是,现有市场上的复合光学薄膜往往难以兼顾吸湿性、透明度和柔韧性这三项效果。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光学薄膜,使其同时兼具低吸湿性、高透明度,较好的柔韧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低吸湿性、高透明度和良好柔韧性的复合光学薄膜。
其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光学薄膜,包括:基层,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防反射涂层;所述基层设置于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之间;所述第一膜层设于防反射涂层和基层之间。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增强了复合光学薄膜整体的柔韧性和强度,使复合光学薄膜的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防止划伤或损坏;通过设置防反射涂层,保证了复合光学薄膜能够具有良好的透明度。
优选的是,上述复合光学薄膜中:还包括防眩光涂层;所述防反射涂层设于第一膜层和防眩光涂层之间。
另一种优选方案是,上述复合光学薄膜中:还包括防眩光涂层;所述第二膜层设于基层和防眩光涂层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防眩光层,进一步提升了复合光学薄膜的能见度。
更优选的是,上述复合光学薄膜中:所述基层由丙烯酸树脂、聚醚-酮醚类树脂与纤维素酯以9:4:3-4:5:7的质量比共混而成。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丙烯酸树脂自身的特性保证基层具有较低的吸湿性。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复合光学薄膜中:所述第一膜层由聚碳酸酯、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共混制成。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抗氧剂增强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了复合光学薄膜的使用寿命;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防止复合光学薄膜在紫外线辐射下开裂、起泡、脱落和变色;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复合光学薄膜的防火性能。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复合光学薄膜中:所述第二膜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导电剂、着色剂共混而成。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添加抗静电剂将复合光学薄膜的表面电阻降至10 的9 次方至10 的13 次方欧姆量级;通过添加导电剂将复合光学薄膜的表面电阻进一步降至10 的3 次方至10 的8 次方欧姆量级;通过添加着色剂满足用户对复合光学薄膜的着色需求。
再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复合光学薄膜中:所述基层的厚度为5~150㎛。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的理由在于:当基层的厚度小于5㎛时,基层的机械强度会下降,而当基层的厚度超过200㎛时,基层的韧性会下降。
再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复合光学薄膜中:所述防反射涂层厚度为138-150n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兼具低吸湿性、高透明度和良好柔韧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时例3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1、基层;2、第一膜层;3、第二膜层;4、防反射涂层;5、防眩光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
一种复合光学薄膜,包括:基层1,第一膜层2,第二膜层3和防反射涂层4。
其中,所述基层1设置于第一膜层2与第二膜层3之间。所述防反射涂层4设于所述第一膜层2远离基层1的一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2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流组件及无土水栽培式灌溉装置
- 下一篇:无土水栽培式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