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2075.7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郭云征;刘金镯;孟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云征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3/00;C05G3/04;A23K10/37;A23K10/30;A23K10/33;A23K10/12;A23K20/174;A23K20/105;A23K20/111;A23K20/189;A23K20/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林艳艳 |
地址: | 0621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粉末状 活化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残体,是指植物采收子实体后或凋谢后或被遗弃的部分(例如,秸秆、树叶、杂草、藤蔓等),或者被焚烧、或者被丢弃当垃圾处理。而这些垃圾处理时,由于处理方法不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有有少量被用作秸秆压块或普通有机肥料,而没有进行进一步深加工,导致工艺较短,技术含量较低,不能完成行业积累,难以抗拒经营风险实现行业较快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机肥料,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 ( 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 ) 和植物残体 (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 ( 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 ),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 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籽等 ) 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一类肥料。
目前少数的加工工艺是将植物残体简单生化腐熟后,直接利用,而没有将之进一步加工和配合以解决应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残体活化方法及其应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废为宝、工艺简单的利用植物残体活化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制作的植物残体活化物料,能够应用到动物饲料中,配合其他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降低动物死亡率。还可以配合其他肥料,用作底施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剔除植物残体中杂质,经过破碎后,制得植物残体块体;
(2)向植物残体块体中加入水,然后加入双氧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无气泡产生;
(3)向以上物料中加入菌种、氮源和甘蔗糖蜜或甜菜糖蜜;
(4)常温下搁置发酵,发酵周期25天以上,期间每隔2-3天进行翻堆搅拌一次,腐熟后即得到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
腐熟后的物料呈棕色或者棕黑色,无臭味或酸味,具有与泥土相近似的味道。
翻堆搅拌不采用传统的翻堆机,因为传统的翻堆机会使得料层的高度受到限制。而是采用铲车直接碾压、后捯、堆置、搬倒。这样做会使得料层的高度不受限制,从而降低专用设备投资。而传统的翻堆机方法会使得料层受到高度和场地的限制,而且会有搅拌死角。
所需场地可以是平面水泥地或者废弃的土坑(例:砖厂取土后的土坑),如选用后者,则将地面整平水泥或石块硬化,四周墙壁用水泥和砖砌好。
所述菌种为EM菌种或酵素菌或其它有益菌种,所述氮源为尿素或硫酸铵。
所述步骤(1)中植物残体为农作物秸秆、藤蔓、树叶、杂草、木屑、糠麸,其中一种或几种;破碎后的植物残体为一寸以内的大小长度;所述步骤(2)加水的质量为所述植物残体粉质量的0.5-1.5倍;所述步骤(3)加入菌种的比例为0.5%-2%,加入氮源的比例为0.5%-2%,加入糖蜜或甘蔗为1%-5%;所述步骤(4)中翻堆搅拌采用铲车直接碾压、后捯、堆置、搬倒,发酵的料堆长度、高度和宽度不小于1米。
应用于有机水溶配合肥料、动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应用于有机水溶配合肥料,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超细粉碎,配合甲壳素、海藻酸、腐植酸、氨基酸、沼液、低糖糖蜜(或酵母糖蜜)液体,即得到“有机水溶配合肥料”。
所述有机水溶配合肥料,包括以下组分和质量比:
超细粉物料1-20份,
甲壳素1-10份,
海藻酸1-10份,
腐植酸1-10份,
氨基酸0.2-10份,
沼液0-5份,
低糖糖蜜或酵母糖蜜液体35-95.8份;
所述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超细粉物料粉碎至90%以上物料细度达到400目。
所述有机水溶配合肥料与螯合态中微量元素配合得到有机无机水溶配合肥料;其中有机水溶配合肥料为80-95份,螯合态中微量元素为5-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云征,未经郭云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20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