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丹参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1526.5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平菊;张闪闪;柏艳柳;李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17/00;A61K3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丹参 保健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丹参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品由丹参,当归,玫瑰花,葡萄籽提取物,番茄红等主要成分组成,通过合理的配伍和科学的制备,经动物功能试验及人体试验证明本品对祛除黄褐斑有很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祛除黄褐斑功能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含有丹参的,具有祛除黄褐斑功能的保健品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褐斑是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面部呈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疑难病症之一,黄褐斑属中医“肝斑”、“黧黑斑”、“蝴蝶斑”、“面尘”等范畴,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蝴蝶状,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流行病学显示本病好发于青、中年女性,常在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无自觉症状,病程不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女性容颜和生活交往。黄褐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男女发病率约为1:9,常见于居住在紫外线照射强烈地区的IV-VI型皮肤的人,尤以亚洲人和西班牙人为多。
结合历代有关文献论述,认为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可分为:①胞宫失常,在女子有月经不调之功能失常和胞宫、阴户损伤及症积而致之实质失常,在男子为浊热内盛和肾精亏虚;②冲任损伤,如径伤冲任,精血耗损及寒、痰、瘀等损及冲任;③肝气郁结,与藏血不足、疏泄太过或疏泄不及有关;④精血不足;⑤肾阳亏虚;⑥脾胃不调,含脾胃气虚、脾胃阳虚、胃阴虚和胃热盛;⑦浊热内盛,分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⑧感受风邪和日光毒。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在中药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技术、新手段不断被引入,新思路、新方法大量涌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黄褐斑作为一种皮肤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通过食用保健食品来改善皮肤状况,本品以丹参、当归、玫瑰花、葡萄籽提取物、番茄红作为原料,利用现代生产工艺制备成各种剂型广为大众接受,因此,本品的研制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需求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黄褐斑病程长,病情顽固,目前西医治疗重在治标,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使用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且滥用误用祛斑产品,反会导致继发性的色素沉着而加重病情。传统医学认为黄褐斑是全身机能失调的外在表现之一,属于中医“肝斑”、“黧黑斑”、“蝴蝶斑”、“面尘”等范畴,《外科证治全书》指出:“黛黑斑……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化,内宜疏胆气兼清肺。”宋•苏仲甫《女科百问》谓:“黑皯黑子者,皆生于面上,本是二证也,五脏六腑之经。血华充于面,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渴,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精微不能上达颜面,且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弱,痰湿内生,浸渍脏腑,血脉不通,瘀血内停,不能荣于面部皮肤,故变生黑皯。正如《难经》所谓:“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黛,此血先死”。肝郁气滞,气不行血,血停经脉,气血无以化生,新血不生,瘀血内停。脾胃虚弱,健运失常,痰湿内生,阻塞脉贯,以致血停致瘀,最终使气血不能上荣颜面,则生黄褐斑。可见,气血不调,瘀血内生是黄褐斑发病的关键。
依据上述对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确定补血活血,健肤美容的治疗原则,选用活血凉血、化瘀消痈、行气解郁的食疗两用中药,制定丹玫祛斑胶囊的筛选过程。
配方中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本草经集注》云丹参能“益气,养血”,《本草纲目》载其能“活血,通心包络”。《本草新编》谓:“丹参……专调经脉,理骨筋酸痛,生新血,去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症坚,止血崩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本草经集注》指出丹参能“(除)积聚,破癥除瘕”,《名医别录》谓其:“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日华子本草》记载其:“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丹参为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之要药,瘀祛络通,新血生,气血通调。现代研究表明丹参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水溶性酚酸类物质,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以及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1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固定光伏辐照仪的支架系统
- 下一篇:球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