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及其子模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51470.5 | 申请日: | 2016-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3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迟永宁;李琰;李武华;孙蔚;杨贺雅;董玉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7/483 | 分类号: | H02M7/4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电平 换流 及其 模块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及其子模块结构,其中:多电平换流器包括:电感和相互级联的子模块结构,电感与子模块结构串联构成桥臂,两组桥臂串联构成相单元;子模块结构包括:正极端支路、负极端支路、电容支路和双向功率开关支路;正极端支路与电容支路并联,双向功率开关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正极端支路和电容支路的中点相连;负极端支路的一端与正极端支路和电容支路的并联相连,其另一端与电容支路的中点相连。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在MMC‑HVDC系统中,可实现直流故障的自主防护,且由于结构的对称性,使得子模块结构在闭锁模式下,输出特性关于电流方向是对称的,良好的对称性有利于维持子模块中功率器件及电容的电流应力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及其子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自2002年问世以来,以模块化程度高、输出波形质量好、阶跃电压低、器件开关频率低等特点,日益成为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系统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换流器拓扑结构之一。投入运行的MMC-HVDC项目中目前大多采用半桥子模块(Half Bridge Sub-Module,HBSM)结构,该结构功率器件数量少、系统成本低、运行效率高,但直流侧发生故障时换流器自身不具备主动防护能力,需借助交流继电保护设备隔离故障。
直流侧短路故障是直流输电特别是在架空线路中一种常见的故障。目前,处理直流侧故障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交流设备如交流断路器、交流熔断器等切断故障与交流系统的联系;2)通过直流设备如直流断路器等阻断-故障与换流器的联系;3)通过换流器中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动作实现直流侧故障的隔离。但第一种处理方式由于其机械限制导致交流设备的响应时间长、重启复杂;第二种处理方式的不足之处是直流断路器技术尚不成熟且造价高,难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较之前两种方式,第三种方式响应时间快,故障后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强,所以成为处理MMC-HVDC直流侧短路故障的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目前,能够实现直流故障防护的子模块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全桥子模块(FullBridge Sub-Module,FBSM)和箝位双子模块(Clamp Double Sub-Module,CDSM)的结构。全桥子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数是半桥子模块的两倍,增大了系统成本、降低了换流器的运行效率;箝位双子模块虽然结构简洁,但容错能力差,一旦箝位开关管损坏子模块将无法实现电平的正常输出,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满足现有技术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及其子模块结构,其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包括电感,相互级联的子模块结构,电感与子模块串联构成桥臂,两组桥臂串联构成相单元。
子模块结构包括:正极端支路、负极端支路、电容支路和双向功率开关支路;正极端支路与电容支路并联,双向功率开关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正极端支路和电容支路的中点相连;负极端支路的一端与正极端支路和电容支路的并联相连,其另一端与电容支路的中点相连。
正极端支路包括:两个带反并二极管的开关管S1和S2;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相连。
负极端支路包括:两个带反并二极管的开关管S3和S4;第三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S4的集电极相连。
电容支路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电容C1和C2;
第一电容C1的正极端与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相连,第二电容C2的负极端与第二开关管S2及第四开关管S4的发射极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电容支路的中间节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浙江大学,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1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精确加药系统及加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记忆功能的机械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