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空冷器能效评价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1405.2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孙全胜;李锐;肖鹰;郭拂娟;李洪涛;荆瑞静;高丽岩;张雅贤;徐鹏;王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石油化工 装置 空冷器 能效 评价 在线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空冷器能效评价的在线监测系统,是由数据采集发射部分和数据接收处理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发射部分包括用于向数据接收处理部分发射数据的无线数据发射器(9),分别与所述无线数据发射器(9)信号输入端相连的:设置在被测空冷器(1)的管程介质进口或出口上的第一间接式壁温传感器(3)、设置在被测空冷器(1)的管程介质出口或进口上的第二间接式壁温传感器(4)、设置在被测空冷器(1)的管程介质进口或出口上的压力/流量传感器(5)、设置在被测空冷器(1)进风口或出风口上的第一直接式空气速度/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被测空冷器(1)出风口或进风口上的第二直接式空气速度/温度传感器(7)以及设置在被测电动机(2)的接线端子上的电功率测量仪器(8);所述数据接收处理部分包括:用于接收数据采集发射部分所发射的数据的无线数据接收器(10),分别与所述的无线数据接收器(10)相连的用于存储和查询空冷器各类运行数据的工厂实时数据库系统(12)和控制系统(11);所述的第一直接式空气速度/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直接式空气速度/温度传感器(7)结构相同,均是由若干个X型热线探头(61)根据被测空冷器(1)出风口或进风口的截面形状和大小排布,每个X型热线探头(61)是由分别用于测量空气的速度和温度的两个单丝热线探头组成,其中一个单丝热线探头连接恒温式热线风速仪风速接口;另一个单丝热线探头与恒温式热线风速仪测温接口相连,当所述的被测空冷器(1)出风口或进风口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所述的若干个X型热线探头(61)以矩阵的排布结构焊接在被测空冷器(1)矩形出风口或进风口的支架上,或当所述的被测空冷器(1)出风口或进风口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所述的若干个X型热线探头(61)焊接在以圆形出风口或进风口的中心为相交点的十字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空冷器能效评价的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间接式壁温传感器(3)和第二间接式壁温传感器(4)结构相同,均包括有:内部流动流体介质(13)的管道(14),通过连接固定件(22)上下对称的包裹在所述管道(14)外壁上的上半圆形导热紫铜圆弧片(15)和下半圆形导热紫铜圆弧片(16),通过连接固定件(22)上下对称的包裹在所述上半圆形导热紫铜圆弧片(15)和下半圆形导热紫铜圆弧片(16)外壁上的上半圆形柔性绝热材料圆弧片(17)和下半圆形柔性绝热材料圆弧片(18),通过连接固定件(22)上下对称的包裹在所述上半圆形柔性绝热材料圆弧片(17)和下半圆形柔性绝热材料圆弧片(18)外壁上的上紧固套件(19)和下紧固套件(20),其中,由所述的上半圆形导热紫铜圆弧片(15)和下半圆形导热紫铜圆弧片(16)构成的导热紫铜圆片上等间隔的四个铠装T型热电偶(21),所述四个铠装T型热电偶(2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无线数据发射器(9)的信号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空冷器能效评价的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数据发射器(9)具有40个采集器通道,所述的无线数据接收器(10)能无线够连接多个无线数据发射器(9),实现多台空冷器测试。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空冷器能效评价的在线监测系统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实时数据库;
所述建立实时数据库包括:存储由无线传输装置传输至控制系统的实时温度检测数据、实时风速/温度检测数据和实时功率检测数据,从分布式控制系统提取的有关管程介质流量、加工负荷等参数、介质物性、介质在各温度下的焓、空冷器的结构参数及换热面积;
2)在线空冷器的性能计算,即空冷器的总传热系数以及能效比的计算,包括:
空冷器风量计算、空冷器总换热量计算、空冷器平均换热温差计算、空冷器总传热系数计算和空冷器能效比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14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自调节温湿度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探测车内生命特征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