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式安全带提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9766.3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9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菲尔格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2 | 分类号: | B60R22/12;B60K28/06;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黄启行;张璐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提醒装置 气囊 座椅 安全带导向 重力感应器 汽车座椅 气囊式安全带 安全带装置 可伸缩的 内部设置 气囊收缩 微型气泵 充气口 发生率 缝合线 卷收器 伸长 轻便 插板 插扣 减小 上拉 心率 挡住 穿过 乘客 驾驶 | ||
一种带有测心率功能的安全带装置,包括座椅,座椅旁边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安全带,安全带从卷收器上拉出,穿过安全带导向板,利用安全带上的插板插到座椅插扣上将乘客系在汽车座椅上,座椅内部设置有重力感应器,安全带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强制提醒装置,重力感应器控制强制提醒装置的开启,强制提醒装置为气囊,气囊上设置有多个缝合线,气囊的端部设置有充气口,安全带导向板上设置有微型气泵。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气囊内包裹安全带,气囊收缩后体积更小且轻便,伸长后可挡住坐在汽车座椅上的驾驶者,起到强制提醒的作用,有效的减小了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式安全带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攀升,汽车安全性能成为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各汽车生产厂家也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问题,碰撞测试是考量汽车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
汽车安全带是在汽车上用于保证乘客以及驾驶员在车身受到猛烈打击时防止被安全气囊弹出时伤害的装置,起着约束位移和缓冲作用。通常,汽车的前后排座椅上都会安装安全带,使用时,安全带从卷收器上拉出,穿过安全带导向板(或安全带出口),利用安全带上的插板插到座椅上(或座椅旁)的插扣上将乘客系在汽车座椅上。
目前,公知的汽车安全带的两端都安装在立柱上,锁头悬挂在安全带上与锁座分离,锁座安装在汽车底盘上,通过手动来系、解安全带,导制人们因怕麻烦而不系安全带,特别是有时候目的地较近时,安全带拉绳位置设置于车壳体内的内饰板上,因此需要侧身去拉,由于懒惰而导致的生命安全的威胁,得不偿失,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提醒的安全带装置,使其不得不拉住安全带,达到强制提醒的效果,但是现在的强制提醒装置容积过大,有必要改变结构让其小型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式安全带提醒装置,来解决驾驶者不系安全带的危险问题,以及增加安全带自动强制提醒的功能并使其小型化。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囊式安全带提醒装置,包括座椅,座椅旁边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安全带,所述的安全带从卷收器上拉出,穿过安全带导向板,利用安全带上的插板插到座椅插扣上将乘客系在汽车座椅上,所述的座椅内部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的安全带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强制提醒装置,所述的重力感应器控制强制提醒装置的开启,所述的强制提醒装置为气囊,所述的气囊上设置有多个缝合线,所述的气囊的端部设置有充气口,安全带导向板上设置有微型气泵。利用气囊的充气使内部的安全带伸出的功能,实现强制提醒的作用,同时装置可以做到超小型化,轻便和充气速度快。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囊为橡胶材料,所述的气囊远离座椅的方向弯曲,所述的气囊一侧设置有永磁体,与设置于车体内安全带导向板下方的通电线圈配合,所述的通电线圈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夹紧的推出气缸。气囊的橡胶材料防爆效果好,相对安全,并且此装置舒适度高,气囊抽气后不会弄到驾驶者的身体上,被固定于车体内,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撞击危险。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板的两侧设置有弹回卡扣,所述的弹回卡扣控制着安全带导向板上的微型气泵抽气。驾驶者按到弹回卡扣时,微型气泵抽气,把气囊收缩到多层缝线合并到安全带导向板处,露出中间的软带安全带,使驾驶者恢复舒适驾驶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囊上还设置有心率测试仪,所述的心率测试仪通过光电传感器采集心脏的跳动频率,并进行高频滤波预处理。心率测试有效的预防了心跳速度大时,焦躁驾驶和状态不佳时驾驶,再一次减少了不安全驾驶的概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气囊内包裹安全带,气囊收缩后体积更小且轻便,伸长后可挡住坐在汽车座椅上的驾驶者,起到强制提醒的作用,有效的减小了事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强制提醒装置充气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菲尔格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菲尔格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9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及微、小短长轴三维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磁钢组合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