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轨道车主体与轴承连接的轨道车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9581.2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卢多维克·芬娜炀;蒂埃里·乐·摩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凯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14 | 分类号: | B61F5/14;B61F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南霆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车 适配器 横向通道 适配器主体 耳部 适配器组件 旋转部件 轴承连接 主体旋转 垂直的 横向面 界定 轮轴 适配 轴承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适配器、轨道车适配器组件和轨道车轮轴。轨道车适配器用于使轨道车主体与轴承(16)连接,轨道车适配器包括适配器主体,适配器主体具有两个横向通道(40、42),各横向通道(40、42)在轴向上分别由一对相对的耳部(44、46)和与相对的耳部(44、46)垂直的横向面(48、50)界定,各横向通道(40、42)均被适配成与轨道车主体配合。轨道车适配器包括允许轨道车适配器相对于轨道车主体旋转的旋转部件(52、5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轨道车(railcar)的轴承适配器(adapter)的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车的每一侧通常包括具有向下开口颚部的一对侧架。轴承适配器能够在颚部内竖直移动并靠置在安装于带有所述轨道车的车轮的轨道车轮轴的轴承上。通常地,用于轨道车轮轴的轴承在轴承安装在垫环组件与端盖之间的轨道车轮轴的端部处绕着轴颈嵌合。
轨道车适配器用作转向架与轨道车轮轴之间的刚性连接。因而在转向架与轨道车轮轴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轨道车适配器与转向架之间无法运动。因而轨道车适配器的引导面快速劣化。实际上,转向架的扭转在适配器的引导面上和在轴承上产生高的转向力(effort)。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小从转向架向适配器传递的转向力。
减小该转向力的一个方案是使适配器变硬。然而,由于这种解决方案是昂贵的且对轴承座的尺寸和公差和对适配器的引导面积有影响,因此这种解决方案不能令人满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轨道车适配器,其用于使轨道车主体与轴承在径向上连接,轨道车适配器包括适配器主体,适配器主体具有两个横向通道,各横向通道在轴向上分别由一对相对的耳部和与相对的耳部垂直的横向面界定。各横向通道均被适配成与轨道车主体配合。
轨道车适配器包括允许轨道车适配器相对于轨道车主体旋转的旋转部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部件包括设置于在两个相对耳部之间的各横向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横向对中凸块。
该对中凸块通过允许轨道车适配器相对于转向架旋转而改善了轨道车适配器的使用寿命。第一横向对中凸块可以位于相应的横向面的整个轴向长度上或者位于该横向面的一部分上。作为一个可选方案,旋转部件可以包括在相应的横向面的整个轴向长度上或在横向面的一部分上的多个第一横向对中凸块。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旋转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相对耳部的各内侧横向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和第三横向对中凸块。第二和第三横向对中凸块可以位于相应的内侧横向面的全长上或者在内侧横向面的一部分上。作为一个可选方案,旋转部件可以包括在相应的内侧横向面的全长上或在内侧横向面的一部分上的多个第二和第三横向对中凸块。
旋转部件与轨道车主体的接触面例如为平坦面。作为一个可选方案,旋转部件与轨道车主体的接触面可以为圆柱面或球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部件是轨道车适配器的一部分。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旋转部件与轨道车适配器区分开。因而旋转部件可以以与轨道车适配器的材料不同的任意材料制成。
有利地,轨道车适配器由钢或铸铁制成。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适配器组件,其包括如上述的轨道车适配器;轴承,其安装在轨道车适配器内;垫环,其被适配成与轴承在第一侧轴向接触;和端盖组件,其被适配成与轴承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另一侧轴向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轴承包括至少一个内圈和至少一个外圈,该至少一个外圈与轨道车适配器的内侧面径向接触地安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轴承包括配置在设置于内圈和外圈上的滚道之间的至少一列滚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凯孚公司,未经斯凯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9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协同杀真菌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 下一篇:一种超薄玻璃物理钢化方法及其设备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