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采出水气浮处理用新型微气泡发生器及其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945390.9 | 申请日: | 201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庆;丁国栋;安杉;蔡小垒;王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40;G06F17/50;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水气 处理 新型 气泡 发生器 及其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油田采出水气浮处理用新型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上盖板(2)、外壁筒(3)、下盖板(4)、芯体(10)、弹簧支撑座(6)、压缩弹簧(9)、锁紧螺母(5);
所述外壁筒(3)为圆筒状结构,与所述上盖板(2)通过螺纹连接,与所述下盖板(4)焊接,外壁筒(3)下部沿径向方向均匀布置多个圆形出水孔(8),所述芯体(10)置于所述外壁筒(3)、上盖板(2)与下盖板(4)围成的空间中;
所述上盖板(2)的下部为内环台阶状结构,中心开有节流孔(12),所述芯体(10)的上部结构与所述上盖板(2)的下部结构相对应,形成多次直角转向的宽流道,在所述芯体(10)上部开有反射孔(11),并以该反射孔(11)为中心向外开有圆周阵列的多条弧形分流槽,所述节流孔(12)为通孔,所述反射孔(11)为盲孔,所述上盖板(2)的上部对应所述节流孔(12)的部位设置所述进水管(1);
所述压缩弹簧(9)外套在所述弹簧支撑座(6)的上端,并与所述芯体(10)下端的盲孔底面压紧,所述弹簧支撑座(6)的下部旋入所述下盖板(4)的螺纹孔中,且所述弹簧支撑座(6)的下端穿过所述螺纹孔后固定有所述锁紧螺母(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水气浮处理用新型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上盖板(2)和芯体(10)之间的通道构成该微气泡发生器的消能降压流道,所述芯体(10)、外壁筒(3)、上盖板(2)和下盖板(4)之间的空间形成该微气泡发生器的稳流空间,所述弹簧支撑座(6)、压缩弹簧(9)、锁紧螺母(5)和芯体(10)构成该微气泡发生器的调节机构。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田采出水气浮处理用新型微气泡发生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作性能的分析评估和结构合理化设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来进行,通过分析流场压力降、湍动能,预测新型微气泡发生器的工作特性和释气效果,并通过与同类微气泡发生器的CFD数值模拟对比验证所述油田采出水气浮处理用新型微气泡发生器的技术优越性,同时还用于其他各类微气泡发生器的研制开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53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浮微气泡动态观测及调控系统
- 下一篇:污水污泥减量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