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黄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44645.X | 申请日: | 2016-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4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萧伟;曹泽彧;丁玥;孙兰;曹亮;王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192 | 分类号: | A61K31/192;A61P3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足口病 大黄酸 制备 治疗 应用 病毒 病毒感染动物 病毒感染细胞 医药技术领域 生存率 病毒感染 感染动物 细胞病变 存活率 预防 诱导 复制 体内 缓解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黄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了大黄酸对多种能够引导手足口病的病毒株诱导的细胞病变均有抑制作用,能提高病毒感染细胞的存活率;同时在体内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病毒感染动物的生存率,延长感染动物的生存时间,缓解病毒感染引发的病症,从而具有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与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黄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0-6岁的婴幼儿,以2-3岁儿童感染最为常见,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在患儿四肢末端以及口腔等出引起疱疹或溃疡,患儿多在1-2周内痊愈。然而,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无菌性脑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以及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症状的病毒大约有20多种,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hievirus A16,CoxA16)最为常见,由这两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例数约占总病例数70%以上。其他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4、5、7、9和10型(CoxA4、CoxA5、CoxA7、CoxA9和CoxA10),柯萨奇病毒B组2和5型(CoxB2和CoxB5)以及埃可病毒(ECHO)等。目前,尽管针对EV71病毒的疫苗已经获批上市,但仍没有直接靶向病毒的药物,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策略。
目前,常见的抗手足口病药物有利巴韦林等核苷类似物类药物,但是这些药物易诱发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同时,作为核苷类似物类药物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临床用于婴幼儿时需慎重权衡获益与风险。
近年来,中药抗手足口病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由于很多中药组分属于天然提取药物,具有副作用小等优点。
大黄酸(rhein),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属于蒽醌类化合物,可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根茎、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根、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的荚、芸香科植物芸香(Ruta graveolens L.)的全草以及百合科植物麝香萱(Hemerocallis thunbergii Bak.)的根中提取,药理研究表明大黄酸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利尿、泻下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目前未见大黄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大黄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酸对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诱导的细胞病变均有抑制作用,能提高病毒感染细胞的存活率;同时在体内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病毒感染动物的生存率,延长感染动物的生存时间,缓解病毒感染引发的病症,从而具有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并可预防病毒在体内的增殖和扩散,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损伤,起到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大黄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手足口病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大黄酸为大黄酸单体和/或大黄酸提取物。
作为优选,大黄酸提取物中,大黄酸单体的含量在90%以上,本发明可按照常规方法从含有大黄酸的中药材或者中药饮片中提取得到,如掌叶大黄和何首乌等;也可购买大黄酸的市售商品。
在本发明中,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为A型柯萨奇病毒、B型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或埃可病毒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4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