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43002.3 | 申请日: | 2016-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0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 发明(设计)人: | 臧金光;李永亮;李朋洲;熊挺;李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21C3/338 | 分类号: | G21C3/338;G21C3/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反应堆 加热 模拟 局部 定位 结构 | ||
1.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电加热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棒(1)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根绕肋(2),并且绕肋(2)与电加热棒(1)固定为整体结构,每根电加热棒(1)上的绕肋(2)与相邻电加热棒(1)或相邻电加热棒(1)上的绕肋(2)接触,所述每根电加热棒(1)上的绕肋(2)与相邻电加热棒(1)接触时绕肋(2)的高度为相邻电加热棒(1)之间间隙的距离;所述每根电加热棒(1)上的绕肋(2)与相邻电加热棒(1)上的绕肋(2)接触时绕肋(2)的高度为相邻电加热棒(1)之间间隙的距离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电加热棒(1)的材质与缠绕在该电加热棒(1)上的绕肋(2)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电加热棒(1)的外壁上设置的绕肋(2)数量等于与该电加热棒(1)相邻的电加热棒(1)的总数和与该电加热棒(1)相邻的通道壁的总数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反应堆电加热模拟棒束的局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肋(2)的截面为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30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面积监控区域摄像机自组网系统
- 下一篇:云台控制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