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0847.7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9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伟坚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机动车 身份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机动车的需求,机动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为了管理及区分机动车,政府交通部门会为每一辆机动车分配一个机动车车牌号,交通部门通过机动车车牌号来查询或登记车主的行车行为,包括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但是对于社会上利用无牌车、假牌车或套牌车进行的违法行车的行为,交通部门难以辨别该行为是否是由该车牌号的车主所做的。
而现有提供了如何鉴定机动车身份的正伪的方案为:通过内嵌能反馈机动车信息的射频感应芯片的方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防范简单的车牌套用,例如,挪用车辆A的车牌并套用在问题车辆B上。但由于射频反馈的信息过于简单,容易被直接拷贝返回的信息进行模仿,对于此被射频感应芯片和车牌同时被套用的情况下,此方案无法鉴定机动车身份的正伪。而且,基于传统方案通过的2G/3G/4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硬件产品的功耗和待机时长是最大的问题,需要外接持续电源或者更换电池/充电的频率较高,难以大范围有效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提出一种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准确鉴定机动车身份的正伪,并能在大范围内普及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包括:
本地检测装置向位于查询范围内的机动车发送身份验证请求,获得内置于所述机动车的车联网模块发送的加密车辆信息;所述加密车辆信息为由所述机动车的原始车辆信息加密而成的信息;
所述本地检测装置对所述加密车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原始车辆信息,并验证所述解密是否成功;
当所述本地检测装置验证所述解密成功时,获取所述机动车的车牌上的车牌号,判断所述车牌号与所述原始车辆信息记载的车牌号是否一致。
相应地,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系统,包括内置于机动车的车联网模块和本地检测装置,所述本地检测装置包括:
加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向位于查询范围内的机动车发送身份验证请求,获得内置于所述机动车的车联网模块发送的加密车辆信息;所述加密车辆信息为由所述机动车的原始车辆信息加密而成的信息;
信息解密模块,用于对所述加密车辆信息进行解密获得原始车辆信息,并验证所述解密是否成功;
车牌号比较模块,用于当验证所述解密成功时,获取所述机动车的车牌上的车牌号,判断所述车牌号与所述原始车辆信息记载的车牌号是否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和系统,对机动车的原始车辆信息进行加密,并在本地检测装置对该机动车进行身份验证时,能对该机动车的加密车辆信息解密,并在解密成功后再通过判断机动车的内置车联网模块的原始车辆信息的车牌号和该机动车外体悬挂的车牌上的车牌号是否一致,来判别该机动车的车牌号是否伪造的,提供一层加密防伪二层校验的方式,能够提高鉴定机动车身份的准确性。另外,在机动车内部设置有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芯片技术而拓展改造的组件模块用于与本地检测装置通信,由于该芯片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可大范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中的机动车运动轨迹连线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的系统间的组网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系统的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系统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方法的云平台的异常处理模块进行异常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系统的本地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系统的信息解密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机动车身份正伪的系统的云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伟坚,未经罗伟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0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新型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