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砗磲的人工诱导产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8879.3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俞小鹏;黄勃;唐佳;陈国华;倪兴振;张程凯;李灿;吴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张耀婷 |
地址: | 5700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诱导 产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砗磲的人工诱导产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砗磲的生殖特性,在每年7~9月砗磲繁殖季节的满月或新月的凌晨对性腺发育成熟的砗磲用20μmol/L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进行诱导,使其在2h内产卵,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将选定的性腺发育成熟的砗磲从水里移出,使用注射器在性腺注射20μmol/L的五羟色胺2mL,将砗磲置于500目筛网过滤海水中,使水位高出砗磲2~3cm,小量充氧,将排出的精子和卵子按1:200的体积比混匀后受精。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产卵率及受精率高和可规模化操作等特点,可以有效缓解砗磲生物资源破坏的现状,实现了砗磲人工养殖的重大突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中大型海洋贝类苗种繁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中国南海砗磲的一种人工诱导产卵方法。
背景技术
砗磲,俗称大蚵,是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砗磲科生物的统称,有1科2属9种,广泛分布于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非洲东海岸的热带海域。在我国有分布并且较为常见的砗磲有6种,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它南海岛屿。
砗磲与其他的双壳贝类相同,成熟年龄为3~5年。砗磲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中最大的生物,被称为“贝王”。其中大砗磲有记录的最大个体壳长达1.3m,年龄超过60岁,重达500kg。
砗磲经济价值很高,主要包括食用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是“佛教七宝”之一,目前市场需求较大,逐渐成为新的重点养殖及捕捞贝类。
近年来,由于各地的过量捕捞及砗磲生长环境的破坏,砗磲资源量大幅下降,砗磲已经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一级国家保护海洋生物。因此砗磲人工繁育已经迫在眉睫,人工养殖砗磲不仅可以保护砗磲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但砗磲由于生长缓慢和自然繁殖困难的限制,砗磲人工养殖一直不能大面积推广。
目前诱导砗磲产卵的方法主要以太阳暴晒热应力诱导及砗磲性腺萃取液诱导为主,虽然比自然状态下产卵率有所提高,但砗磲死亡率偏高,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有一系列问题。例如,在太阳暴晒热应力诱导方法中暴晒容易造成砗磲损伤,并且光照强度不稳定会导致砗磲诱导效率不高,据报道该方法的诱导率约为35%;在砗磲性腺萃取液诱导方法中,虽然诱导效率比第一种方法有显著提高,诱导率约为65%,但制作砗磲性腺萃取液需要解剖性成熟砗磲,成本较高,无法大面积推广,不利于砗磲养殖行业长远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以促进砗磲性腺成熟,延长砗磲排卵期,对砗磲损伤较小,不会影响砗磲生长,并且砗磲在排卵后可以短时间内恢复到自然状态,并且诱导率高的砗磲的人工诱导产卵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砗磲的人工诱导产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繁殖时间:在每年7~9月的满月或新月,砗磲的性腺容易发育达到成熟;达到性成熟的砗磲在凌晨最容易排出成熟的配子;
(2)砗磲的筛选:观察砗磲进、出水孔周围外套膜的颜色,发现呈较深的橘色时,即代表砗磲将要排放出配子,再结合砗磲繁殖季节的新月或者满月时间,挑选性成熟个体在凌晨诱导产卵;
(3)诱导产卵用海水主要指标:水温在28~30℃,盐度在33~35‰,溶解氧在6mg/L以上,pH值在8.1~8.5,透明度在15m以上,用500目筛网过滤后作为诱导产卵用海水;
(4)诱导产卵步骤:在7~9月砗磲繁殖季节的满月或新月的凌晨,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砗磲,使用注射器向性腺注射浓度20μmol/L的五羟色胺溶液2mL,将砗磲置于500目筛网过滤海水中,使水位高出砗磲2~3cm,小量充氧;砗磲是雌雄同体,首先排精,排精后15~60min内产卵,在产卵前用500目筛网过滤海水冲洗外壳,将排出的精子和卵子按1:200的体积比混匀后受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8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