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点进风的喷腾式脱硫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38428.X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靖;徐连春;何玉曦;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喷腾式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有效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多点进风的喷腾式脱硫塔。
背景技术
消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大气二氧化硫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颇多,但其中烟气脱硫是有效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可替代的技术。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根据物理及化学的基本原理,大体上可分为吸收法、吸附法及催化法三种。吸收法是净化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吸收法又分为干法和湿法。
目前传统的湿法脱硫吸收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喷淋空塔技术、托盘塔技术、鼓泡塔技术、液柱塔技术、填料塔技术。从用户角度来说,吸收塔的选择要求在低运行成本的基础上,达到尽可能的高效率,并且操作简单。在塔内烟气流速相同的情况下,喷淋空塔的系统阻力最小,托盘塔的阻力次之,鼓泡塔、液柱塔和填料塔的阻力较大;另外喷淋空塔内件较少,内部结垢的机率较小,运行维护成本较低,且工艺最为成熟。
然而,现有的喷淋空塔容易发生烟气爬壁短路及塔内烟气流场偏流现象,而且所需喷淋量大,设备运行成本较高,且脱硫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情况,现有湿法脱硫吸收系统需要将喷淋空塔在不明显增加设备投入和运行成本的条件下做进一步优化,在提高脱硫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点进风的喷腾式脱硫塔,可有效防止烟气爬壁短路情况、塔内烟气流场偏流现象,并且喷淋量小、脱硫效率高,非常适用于湿法脱硫技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点进风的喷腾式脱硫塔,包括塔体,塔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烟气出口、除雾器、喷淋吸收层及若干烟气进风口,所述烟气进风口环向均匀分布于塔体上,所述喷淋吸收层的下方设有向塔体内收缩的环形喷腾缩口。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烟气进风口设置在塔体中下部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烟气进风口的数量为6个或8个。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烟气进风口在塔体四周均倾斜设置,其处于塔体内的一端相对处于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烟气进风口的中心线与塔体水平面夹角为10~15°。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塔体外围环向设有烟气进风箱,所述烟气进风箱与塔体间密封连接,所述烟气进风口均处于烟气进风箱内部,烟气进风箱上设有烟气进口。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烟气进风箱的截面为等截面或变截面。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吸收喷淋层为若干层,每层吸收喷淋层下方均设有所述喷腾缩口。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喷腾缩口包括自下而上相互连接的缩口斜段、缩口直段及扩口斜段,所述缩口直段的内径小于吸收塔塔体的内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缩口斜段的倾斜面与塔体垂直轴线间的倾斜角为20~30°,所述扩口斜段的倾斜面与塔体垂直轴线的倾斜角为30~60°,所述缩口直段与塔体垂直轴线平行。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多点进风、喷腾缩口与喷淋吸收层相结合的方式,在保留传统空塔喷淋技术优点的同时,利用多点进风和喷腾缩口实现烟气均布整流、防止烟气爬壁短路、实现喷淋浆液再分布和延长脱硫反应时间,从而提高脱硫效率、降低喷淋量,进而节约循环泵能耗,减小塔的体积,降低设备和运营成本,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烟气进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喷腾缩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点进风的喷腾式脱硫塔,包括塔体1,塔体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烟气出口6、除雾器5、喷淋吸收层4及若干烟气进风口7,所述烟气进风口7环向均匀分布于塔体1上,所述喷淋吸收层4的下方设有向塔体1内收缩的环形喷腾缩口3。
优选的,所述烟气进风口7设置在塔体1中下部位置,所述烟气进风口7的数量为6个或8个。
所述烟气进风口7在塔体四周均倾斜设置,其处于塔体内的一端相对处于下方,所述烟气进风口7的中心线与塔体1水平面夹角为10~15°。所述烟气进风口7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8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NCR脱硝喷枪
- 下一篇:一种烟气再循环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