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雏鸭笼养饲养管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938351.6 申请日: 2016-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671931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李其珍 申请(专利权)人: 李其珍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23K50/75;A23K10/30;A23K20/20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代理人: 周晟
地址: 537600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肉雏鸭 笼养 饲养 管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雏鸭笼养饲养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雏鸭的培育在养鸭生产当中是首要的,也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细致的基础工作,育雏搞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雏鸭的生产发育和成活率,而且会影响到以后的生产性能,影响该批鸭经济效益。因此,要培好雏鸭,必须了解雏鸭所需条件和掌握育雏技术。

肉鸭是否生长良好与雏鸭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应到种鸭质量好、卫生防疫严格的种鸭场购苗。对刚出壳的雏鸭应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予淘汰。发育正常的雏鸭,体格健壮,精神活泼,叫声洪亮,行走自如,挣扎有力。体重合乎品种标准,大型肉雏鸭平均体重在50克以上。腹部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带正常收缩,可带有小段的尿囊柄。跗部大小适中,活动自如,绒毛润泽,眼睛明亮有神,喙、掌、腿部丰满光润,肛门部位绒毛丰满、柔软。

雏鸭的特点

1 体温调节机能弱

雏鸭体温低,绒毛属于针形胎毛不保温,神经核体液系统功能发育不健全,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因此,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当外界温度低于25℃,会冻得发抖,叠成堆,依靠体温取暖,俗称“烧堆”,易引起感冒或低层雏鸭窒息死亡。所以需要人为提供适应的环境温度。

2 消化机能差

刚出壳的雏鸭,其消化器官未经过饲料的刺激和锻炼,消化道容积很小,食管的膨大部很不明显,其储存食物的能力有限,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消化能力弱。因此要求饲料营养浓度要高、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

3 生长发育快

雏鸭4周龄体重为出生时的24倍,7周龄体重为出生时的60倍。所以,此阶段必须供给营养全面充足的日粮,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4 敏感性强,抵抗力弱

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都会使其出现病理症状。雏鸭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而且免疫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易受到病原菌侵袭,因此,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

随着肉鸭养殖的迅猛发展,疫病发生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制约肉鸭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的瓶颈因素。常见的鸭病有:1.鸭坏死性肠炎。本病又称烂肠瘟,是由坏死杆菌感染鸭的肠道后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特征是肠道粘膜坏死,排黑色稀粪。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泥塘、动物饲养场等处均可发现,甚至常见于健康动物的肠道内。当鸭肠道粘膜损伤或细菌、寄生虫感染,将粘膜破坏,或鸭群饲养管理不良,鸭棚潮湿、营养缺乏时最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潮湿、炎热季节多发。2.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3.鸭瘟。鸭瘟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4.瘫痪。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造成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常见的鸭病防治方法多为给予西药抗生素或注射接种,所起的效果不是太明显,而且长期服用抗生素的雏鸭,其生长性能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雏鸭笼养饲养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肉雏鸭笼养饲养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雏前的准备:将育雏舍、鸭笼、料槽、饮水器消毒;提前24h以上给育雏舍预温,使舍内温度达到30-32℃;

(2)饮水:在肉雏鸭进笼后,给予含有5%中药提取液的清洁饮水,所述中药提取液的组成及重量份为:取苦地胆2-3份、土牛膝2-3份、十大功劳2-3份、鸡眼草2-3份、青蒿2-3份;

(3)喂食:在第一次喝水2h后开食;1-5日龄自由采食;6-8日龄每隔2h喂一次;9-12日龄每隔3h喂一次;13-20日龄每隔4h喂一次;21日龄后,每隔6h喂一次;

(4)温度:进笼时温度在30-32℃,之后每2天降1℃,降至16-17℃为宜;

(5)湿度:湿度第一周控制在68-72%,第二周控制在60-65%,第三周以后控制在53-56℃;

(6)饲养密度:第一周30-40只/m2,第二周15-30只/m2,第三周10-15只/m2,第四周8-10只/m2,第五周6-8只/m2,6周后4-5只/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其珍,未经李其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8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