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吉他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937971.8 | 申请日: | 2016-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汤楷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楷骅 |
| 主分类号: | G10D1/08 | 分类号: | G10D1/08;G10D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赵倩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吉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吉他的结构方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于折叠后具有体积小不占空间而方便收放与携带的功效,而张开后具有可根据个人实际需要调整到最佳的支撑方式以利于使用的功效的折叠式吉他。
背景技术
一般练习用的吉他、静音吉他或电吉他,因本身无需直接发出太大的声音,所以琴身通常会舍弃掉用于产生共鸣扩音效果且体积庞大的共鸣箱,以供方便携带使用,而为了于使用时能利于支撑在身体上供利于弹奏,通常又会于琴身上设置有体积小重量轻的框形托架来取代原本体积大重量重的共鸣箱。
早期的框形托架利用可分离的方式组装在该琴身的两侧,不使用时将两托架拆下,而欲使用时再将两托架装上,而如此便常会发生拆下的两托架需另外携带而造成携带不方便的问题,而且欲使用时也常发生找不到托架或组装费时的问题。
因此,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领域中开发出一种折叠式吉他结构,如专利公开号为CN 203415224 U的“一种折叠式静音吉他”专利所示,这种已知的折叠式吉他主要于琴体的两侧分别装设有弯曲条状形的两托架,利用将该两托架的端部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琴体上的设计,当不使用时可将该两托架相对折合到琴体的正前方与琴面呈垂直状态,进而减少掉一半的体积,以方便携带及收放,当欲使用时则可将该两托架向外相对张开到琴体的两侧,以供便于支撑于身体上进行弹奏,因两托架皆结合在琴体上所以不会有使用时找不到及组装费时的问题。然而,现有技术的折叠式吉他在将该两托架向前相对折合到琴体的正前方后,仅只能减少掉一半的体积,因此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体积而较占空间,所以仍存在着不利于携带及收放的问题。
而且,无论是早期可组合式框型托架或是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式框型托架,其在张开后均会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受限于框形结构的体积限制,演奏时便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不利用于一般座位(如客运、火车)等较小空间弹奏。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的折叠式吉他存在着折叠后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体积而不利于携带及收放,而且张开后具有较大的体积而不利于较小空间处弹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式吉他,包括:
一琴体,呈长杆状,其包括有一琴身、一琴颈、一琴头及多个琴弦,所述琴身的正面设有一琴桥,所述琴颈的一端延伸自所述琴身,所述琴头结合在所述琴颈的另一端,于所述琴头上设有多个弦钮,多个所述琴弦一端分别结合在多个所述弦钮上,多个所述琴弦另一端经过所述琴颈的正面而延伸到所述琴桥上;
一第一支撑杆,呈长条状,且能够摆动地结合在所述琴体的背面,并使所述第一支撑杆能够摆动到所述琴体的背后呈平行重迭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一凹部,所述凹部呈凹弧面状利于撑住使用者的手臂;以及
一第二支撑杆,呈长条状,且能够摆动地结合在所述琴体的背面,并使所述第二支撑杆能够摆动到所述琴体的背后呈平行重迭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对应所述凹部形状的一凸部,使所述凸部恰可供相对嵌入所述凹部之中。
较佳的,还包括有一拾音输出器,所述拾音输出器设于所述琴身之中,连接耳机及扩音装置以将弹奏的声音输出及供使用者控制输出的音量。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呈板状,且两长侧边形状分别对应所述琴体相对应处的形状,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折收于所述琴体的背面时,从所述琴体的正面无法被看到。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能够摆动地结合在所述琴身的背面。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能够摆动地结合在所述琴身的背面靠近琴尾处,所述第二支撑杆能够摆动地结合在所述琴身的背面远离琴尾处。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利用两结合模组将其结合在所述琴体的背面。
其中,每一所述结合模组包括一螺帽、一螺栓及一橡胶垫片,所述螺帽嵌设于所述琴体的背面之中,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而螺锁在所述螺帽之中,所述橡胶垫片被所述螺栓穿过而被夹压在所述螺栓的头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贯通的一第一穿孔供所述结合模组的螺栓穿过,于所述第一穿孔的外端具有较大内径的一第一凹槽可供容纳所述结合模组的橡胶垫片及螺栓的头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贯通的一第二穿孔供另一结合模组的螺栓穿过,于所述第二穿孔的外端具有较大内径的一第二凹槽可供容纳另一结合模组的橡胶垫片及螺栓的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楷骅,未经汤楷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7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击器装配定位齿条
- 下一篇:一种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