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油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7850.3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2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下川晋治;関原敦史;平松义也;鬼頭元康;蛭薙昭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4 | 分类号: | B60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油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油部结构,所述供油部结构有效地缓和供油喷嘴接触到喷嘴引导件的止动件时的冲击。在进入管(14)内的喷嘴引导件(22)上设置有移动容许部,所述移动容许部在止动件(24)受到从供油喷嘴(18)向燃料罐侧的按压力时,以容许止动件(24)朝向喷嘴引导件(22)的径向外侧或燃料罐侧移动的方式而进行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油部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与燃料罐连通的加注管的入口部处设置了对加油枪的供油喷嘴的插入进行导向的筒状的喷嘴引导件的供油口结构。在该供油口结构中,使供油喷嘴抵接并支承在凹陷设置于喷嘴引导件上的一对内侧突起的棱线与内侧突起之间的内周面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85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当供油喷嘴接触到罐装管的内侧突起时,供油喷嘴的更大程度的插入将被阻止。即,内侧突起作为供油喷嘴的止动件而发挥作用。
可是,考虑到供油喷嘴冲击性地接触到内侧突起的情况,则期望对喷嘴引导件的损伤进行抑制。
本申请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将获得一种能够有效地缓和供油喷嘴接触到喷嘴引导件的止动件时的冲击的供油部结构作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第一方式为,具有:进入管,其上部具备供油喷嘴的插入口而下部位于燃料罐内;喷嘴引导件,其被配置在所述进入管的内部,并对被插入的所述供油喷嘴进行引导;止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喷嘴引导件上,并与被插入的所述供油喷嘴的顶端接触;移动容许部,其被设置在所述喷嘴引导件上,并且在所述止动件受到从所述供油喷嘴向所述燃料罐侧施加的按压力时以容许所述止动件朝向所述喷嘴引导件的径向外侧或所述燃料罐侧移动的方式而进行变形。
在该供油部结构中,能够将供油喷嘴插入进入管的插入口中而向燃料罐供油。通过被配置在进入管的内部的喷嘴引导件而对供油喷嘴进行引导。
在喷嘴引导件上设置有止动件。通过被插入的供油喷嘴接触到止动件从而使供油喷嘴的插入被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在喷嘴引导件上设置有移动容许部。移动容许部在止动件受到从供油喷嘴朝向燃料罐侧(下侧)的按压力时,以容许止动件朝向燃料罐侧或径向外侧移动的方式而进行变形。由于受到来自供油喷嘴的按压力的止动件会进行移动,因此与止动件不会移动的结构相比,供油喷嘴与止动件的接触时间变长。即,由于供油喷嘴的动量作用于止动件上的时间变长,因此止动件从供油喷嘴受到的载荷变小,从而能够有效地缓和供油喷嘴接触到止动件时的冲击。
第二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移动容许部具有对置部,所述对置部被设置在所述喷嘴引导件中的所述止动件的部位处并在与所述进入管的内周面之间以隔开间隙的方式而对置。
在喷嘴引导件中,在止动件的部位处设置有对置部。对置部在与进入管的内周面之间隔开间隙。喷嘴引导件向径向外侧变形以缩短该间隙。
如此,通过在喷嘴引导件的对置部与进入管的内周面之间构成间隙,从而能够在供油喷嘴接触到止动件接触时使止动件可靠地向径向外侧移动。
第三方式为,在第二方式中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被设置在所述止动件上并将所述按压力转换为使所述止动件向径向外侧移动的力。
因此,当供油喷嘴对止动件进行按压时,通过倾斜面而将按压力转换为使止动件向喷嘴引导件的径向外侧移动(扩展)的力。即,能够有效地利用供油喷嘴的按压力以使止动件向喷嘴引导件的径向外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7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