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钳及钳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6146.6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2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 |
主分类号: | B25B7/22 | 分类号: | B25B7/22;B25B7/10;B25G1/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51213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钳及钳柄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钳子种类繁多,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多种,尤以虎口钳、斜口钳、尖口钳为主,目前是将具有各功能钳头分别制作成独立的钳子;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则需要携带多把钳子才能满足使用需求,由于钳子种类多,其不但不便于携带,还相应提高了制造成本,使用也不方便,而且在工作中频繁更换钳子类型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钳及钳柄结构,用于解决目前钳子使用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钳,包括钳头和钳柄,所述钳头包括半双头钳体,所述半双头钳体为两个,两个所述半双头钳体交叉设置并通过中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半双头钳体外侧设置耳部,所述耳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钳柄一端设置第二通孔,所述钳柄一端与所述耳部之间通过第一销轴连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配合,使所述钳柄一端与所述耳部转动连接,通过所述钳柄的翻转实现所述钳头两工作端的切换。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钳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钳头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实现滑动配合的凸起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钳头的一个凸起部上设置第二销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钳柄的上下面还分别通过第一销钉固定连接有挂板,所述挂板内侧设置用于所述第二销轴挂入并能在其内滑动的挂槽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钳柄上下面设置的所述挂板的表面还各转动连接一连接片,同一所述钳柄上的两个连接片的端部之间还通过第三销轴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挂板外侧表面接触的转动区域的挂板上设置一扇形的凹陷台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片以一个第一销钉实现与所述挂板的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挂槽孔上用于挂入所述第二销轴的入口处设置一阻止所述第二销轴滑落的阻挡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钳头一端设置为虎口钳头,所述钳头另一端设置为斜口钳头,所述虎口钳头上再设置一尖口钳头,所述尖口钳头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虎口钳头转动连接,使尖口钳头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折叠进虎口钳头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四销轴一端设置为多边形轴,所述虎口钳头上设置有一段多边形孔,在所述多边形轴卡入所述多边形孔后,通过所述多边形孔阻止所述第四销轴转动,所述第四销轴另一端设置弹簧垫。
本发明还可以是:
一种钳柄结构,包括两个钳柄,所述钳柄一端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一个被连接件上的凸出的耳部上的第一通孔通过一转轴进行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钳及钳柄结构,采用双头钳头的设计方式,尖口钳头通过折叠进入虎口钳头内侧,实现了尖口钳与虎口钳之间的快速切换,通过钳柄的左右翻转,来实现虎口钳头与斜口钳头的快速切换;通过将钳柄安装于钳头外侧,进而与中轴、滑槽形成等量变化三角形力臂结构;本发明钳子包含虎口钳、斜口钳、尖口钳的所有工作特点及功能,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携带,使用强度高,操作过程中由于可方便快速的切换钳子类型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复合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复合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复合钳的部分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尖口钳头的齿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尖口钳头的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尖口钳头的未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柄套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未经陈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6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盖柔性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管材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