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盔式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34810.3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华;王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益健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A61N2/04;A61H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盔 治疗 | ||
一种头盔式治疗仪,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包括前壳、后壳及顶盖,所述前壳上设有与眼部对应的两中空眼框,所述中空眼框的周围设置有面部激光照射组;所述后壳的上部设置有经颅磁治疗组,后壳的下部设置有颈部激光照射组;所述顶盖的内侧设有经颅磁治疗组。本发明于后壳的上部及顶盖的内侧设置有经颅磁治疗组,于前壳及颈部后壳的下部设有激光照射组,设计科学,治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头盔式治疗仪。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磁刺激”。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rTMS)出现,并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专利CN201420792381.7公开了头戴式激光发生器,该专利于头盔内安装LED灯、激光灯。众所周知,头骨为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之一,激光或LED的穿透能力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治疗效果好的头盔式治疗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头盔式治疗仪,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包括前壳、后壳及顶盖,所述前壳上设有与眼部对应的两中空眼框,所述中空眼框的周围设置有面部激光照射组;所述后壳的上部设置有经颅磁治疗组,后壳的下部设置有颈部激光照射组;所述顶盖的内侧设有经颅磁治疗组。
进一步,所述面部激光照射组包括设置于印堂穴对应位置的印堂穴激光照射点。
进一步,所述中空眼眶内设有遮光圈。
进一步,所述前壳的侧面于太阳穴对应位置处设有太阳穴照射组,所述太阳穴照射组包括至少一激光照射头。
进一步,所述颈部激光照射组包括设置于颈动脉对应位置处的劲动脉照射组,劲动脉照射组包括多个排成一列的激光照射头。
进一步,所述颈部激光照射组还包括大椎穴照射头、风池穴照射头、风府穴照射头。
进一步,所述面部激光照射组及颈部激光照射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激光管。
进一步,所述经颅磁治疗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经颅磁刺激线圈。
进一步,所述头盔本体上可活动的设置有鼻腔治疗终端,所述鼻腔治疗终端内设置有激光管。
进一步,所述鼻腔治疗终端包括氧气管;头盔本体上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氧气管的一端可插拔地设置于插接口内。
本发明于后壳的上部及顶盖的内侧设置有经颅磁治疗组,于前壳及颈部后壳的下部设有激光照射组,设计科学,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头盔式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头盔式治疗仪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头盔式治疗仪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头盔式治疗仪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头盔式治疗仪,包括头盔本体1,头盔本体1包括前壳11、后壳12及顶盖13,前壳11可调节的固定于后壳12上,顶盖13可调节的固定于后壳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益健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益健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4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