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位置补正方法、打印位置补正装置、以及打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9708.4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梁懿杰;后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41J25/00 | 分类号: | B41J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位置 补正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位置补正方法,包括:获得打印头与位于目标打印高度的打印介质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依据所述垂直距离计算与打印移动方向对应的打印位置补正量;以及基于所述与打印移动方向对应的打印位置补正量,获取与所述打印移动方向对应的所述打印头的目标打印移动起始位置,其中,所述打印头从与所述打印移动方向对应的所述目标打印移动起始位置开始沿所述打印移动方向移动以进行所述打印移动方向上的打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打印位置补正装置以及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位置补正方法、打印位置补正装置、以及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的喷墨打印机采用逐行扫描打印的方式进行喷墨打印。在逐行扫描过程中,交替地进行沿打印移动方向(扫描方向)边移动打印头边喷射墨滴的操作,以及在与打印移动方向垂直的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上传送打印介质的操作,从而在打印介质上连续地打印图像。在喷墨打印过程中,打印头进行往复移动,分别称为“往路移动”和“复路移动”,“往路移动”和“复路移动”交替进行。在往路移动时进行图像喷墨,而在复路移动时不进行喷墨的情况称为单方向印刷,在往路移动和复路移动时都进行喷墨的情况叫做双方向印刷。以下,将与往路移动对应的打印移动方向称为往路打印移动方向,将与复路移动对应的打印移动方向称为复路打印移动方向。图1显示在喷墨打印时打印头的往复移动与打印介质的传送的实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打印介质62被放置在打印介质托盘61上,打印介质传送方向沿纸面自下向上,打印头63沿纸面的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其中,打印头63从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为往路移动,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为复路移动。
在打印头沿打印移动方向边移动边喷射墨滴的过程中,由于打印头是匀速运动的,并且打印头距离打印介质具有一定的距离,因而从打印头喷射的墨滴会做抛物线运动,以使得在打印移动方向上墨滴在打印介质上的实际着弹位置与墨滴从打印头被喷射出的位置之间会偏移一定的距离。图2显示图1中的打印头63自左向右移动(复路移动)时,墨滴的喷射位置和实际着弹位置的示意图。其中,Vi表示打印头63沿复路打印移动方向的移动速度,Vj表示墨滴被喷射出时的初始滴落速度,H表示打印头63与位于目标打印高度的打印介质62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S表示在打印移动方向上墨滴的喷射位置和实际着弹位置之间的距离。这里,S与Vi、Vj、以及H相关,Vi越大,S越大;Vj,S越小;H越大,S越大。
对于通常的喷墨打印机,打印头具有固定的与打印移动方向对应的打印移动起始位置,打印头从该打印移动起始位置开始沿打印移动方向移动以进行与该打印移动方向对应的打印。上述打印移动起始位置是根据固定的打印间距而设定的能够使得墨滴在打印介质表面上的着弹位置符合预期位置的打印移动起始位置。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的打印间距不同于上述固定的打印间距的情况下,墨滴的实际着弹位置将会偏离预期位置,从而产生印刷歪斜现象。并且,当采用双方向印刷时,由于往路印刷和复路印刷所对应的偏移方向不同,往路印刷和复路印刷还会导致印刷叠影现象。
因此,为保证喷墨打印的印刷效果和画质,需要对印刷位置进行补正,以克服上述由于偏移而可能导致的对印刷效果和画质的不良影响。现行喷墨打印机能够通过系统设定来对往路/复路印刷位置进行绝对值的补正,但是这样的补正方式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用户只能在打印前进行一次补正值设定,没有办法根据打印介质的实际打印距离来进行实时、动态、自动的补正;另外,用户无法了解在不同的打印高度情况下,往路/复路印刷位置补正值到底设置多少是合理的,需要反复印刷测试pattern才能最终确定,过程非常花费时间,并且消费耗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打印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打印头(喷墨头)与打印介质表面的间距,来实时、动态、自动地对印刷位置进行补正的打印位置补正方法、打印位置补正装置以及打印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打印位置补正方法,包括:
打印距离获取步骤,获得打印头与位于目标打印高度的打印介质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9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架
- 下一篇:基于用户行为推荐药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