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桐粕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9264.4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新县花美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18 | 分类号: | A01N65/18;A01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200 湖北省黄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虫剂 制备 方法 | ||
一种桐粕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桐粕干燥后,经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对过筛物用体积分数为60~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后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醇提取物浸膏;(2)向醇提取物浸膏中加水混匀;(3)向醇提取物水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搅拌10~30分钟,然后静置萃取1‑3小时后分层,取上层水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得上层浓缩液,反复萃取2~4次,合并上层浓缩液后,进行减压蒸馏去除残余的乙酸乙酯,得桐粕提取物浸膏,即为桐粕提取物杀虫剂。利用本发明,可充分开发和利用桐粕资源,通过将桐粕制成植物杀虫剂,可提高油桐桐粕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桐粕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ey)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为中亚热带落叶乔木,是原产我国且栽培利用悠久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广西、广东、云南、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区均有栽培分布,其中以湖南、重庆、贵州、湖北4省的毗邻地区为中心产区。从油桐种子榨取或提取的油称为桐油,桐油中约含80%的桐酸,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干性油,是生产油漆、油墨最好的原料,用桐油制成的油漆耐酸、耐碱、耐盐(海水)、耐高温、绝缘。油桐籽经榨取桐油后所剩余的副产品为桐粕。早期,桐粕虽有被用于杀灭土壤害虫或清理鱼塘,但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将其用作肥料还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污染环境,不利于促进我国油桐产业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桐粕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桐粕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桐粕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桐粕干燥后,经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然后对过筛物用体积分数为60~95%的乙醇加热至90~100℃回流提取2~4次(优选3次),每次所加入乙醇的质量相当于过筛物质量的4~6倍(优选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优选2小时),再合并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直至乙醇全部挥发完,得醇提取物浸膏;(2)向步骤(1)所得醇提取物浸膏中加水混匀,所加入水的质量相当于浸膏质量的0.8~1.2倍(优选1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1)将桐粕干燥后,经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然后对过筛物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加热至100℃回流提取3次,每次所加入乙醇的质量相当于过筛物质量的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再合并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直到乙醇全部挥发完,得到醇提取物浸膏;(2)向步骤(1)所得醇提取物浸膏中加水混匀,所加入水的质量相当于浸膏质量的1倍;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制成的桐粕提取物杀虫剂广谱高效,杀虫率高;适用于果树、茶叶、蔬菜、烟叶、甘庶、瓜类等经济作物的害虫的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新县花美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阳新县花美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9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品信息推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负极材料和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