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薄膜叠层的沉积方法、磁性薄膜叠层及微电感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29057.9 | 申请日: | 201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杰;丁培军;张同文;夏威;王厚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18 | 分类号: | H01F41/18;H01F10/14;H01F17/00;C23C14/34;C23C14/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薄膜 沉积 方法 电感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薄膜叠层的沉积方法、磁性薄膜叠层及微电感器件,该沉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加工工件上沉积粘附层;S2,沉积磁性/隔离单元;磁性/隔离单元包括至少一对交替设置的磁性膜层和隔离层。本发明提供的磁性薄膜叠层的沉积方法,可以增大磁性薄膜叠层的总厚度,从而可拓宽由其制备所得的电感器件的应用频率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磁性薄膜叠层的沉积方法、磁性薄膜叠层及微电感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已可以显著缩小处理器的尺寸,但是仍然有一些诸如集成电感、噪声抑制器等的核心元器件在高频化、微型化、集成化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具有高磁化强度、高磁导率、高共振频率及高电阻率的软磁薄膜材料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图1为现有的磁性薄膜叠层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磁性薄膜叠层是由交替设置隔离层和磁性膜层组成,其中,在所述待加工工件直接沉积隔离层。
但在上述磁性薄膜叠层中,由于磁性膜层拉应力大、质脆,由该磁性膜层所得的上述磁性薄膜叠层不易做厚,且若制备的上述磁性薄膜叠层总厚度超过500nm,因磁性膜层拉应力大、质脆的特性造成磁性薄膜叠层拉应力大,则会出现上述磁性薄膜叠层脱落其所附的待加工工件(或龟裂脱落)现象,而不能用于制备微电感器件。此外,由于上述磁膜叠层不易做厚,制备所得的上述磁膜叠层厚度较小,因而由其制备所得电感器件的应用频率范围也仅为1~5GHz,而无法涵盖MHz的频率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磁性薄膜叠层的沉积方法、磁性薄膜叠层以及一种微电感器件,该磁性薄膜叠层的沉积方法可以增大磁性薄膜叠层的总厚度,拓宽由其制备的电感器件的应用频率范围,并可将其应用在大尺寸被加工件上制作微电感器件。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磁性薄膜叠层的沉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加工工件上沉积粘附层;
S2,在所述粘附层上沉积磁性/隔离单元;所述磁性/隔离单元包括至少一对交替设置的磁性膜层和隔离层。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粘附层上沉积所述磁性膜层,在所述磁性膜层上沉积所述隔离层。
优选地,交替进行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至少两次。
优选地,还包括:S3,在所述磁性/隔离单元上沉积一层所述磁性膜层。
优选地,交替进行所述步骤S1、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至少两次。
优选地,所述粘附层采用具有压应力的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具有压应力的材料包括Ta薄膜、TaN薄膜或者TiN薄膜。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采用溅射工艺沉积所述粘附层,所述溅射工艺中,靶材与脉冲直流电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脉冲直流电源输出的溅射功率小于或等于15kw。
优选地,所述脉冲直流电源输出的溅射功率的取值范围在3~10kw。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采用溅射工艺沉积所述粘附层,所述溅射工艺的工艺压力小于或等于5mTorr。
优选地,所述溅射工艺的工艺压力的取值范围在0.5~2mTorr。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采用溅射工艺沉积所述粘附层,所述溅射工艺中,靶材与射频电源电连接,所述射频电源输出的溅射功率小于或等于3kw;或者,靶材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溅射功率小于或等于20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9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