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28467.1 | 申请日: | 201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4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时斌;赵永俊;徐艳丽;陈九龙;徐铭;李莎;丁万超;蔺怀钰;尹鹏;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63 | 分类号: | F24F11/63;F24F11/64;F24F110/10;F24F110/20 |
| 代理公司: | 37101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田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环境 控制器 室内机 上电 判断控制器 温湿度补偿 空调器 空调控制器 市场竞争力 空调 时间确定 用户使用 准确控制 | ||
1.一种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空调控制器上电运行,获取控制器温度以及室内机温度;
判断控制器温度与室内机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差值;
若是,则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确定第一补偿温度,计算当前控制器温度与第一补偿温度之差,作为室内环境温度;
若否,则判断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是否小于设定时间阈值;若是,则获得当前室内机温度作为室内环境温度;若否,则计算当前控制器温度与第二补偿温度之差,作为室内环境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差值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确定第一补偿温度,具体包括:
当t<T1时,第一补偿温度为0;
当T1≤t<T2时,第一补偿温度为1℃;
当T2≤t<T3时,第一补偿温度为2℃;
当T3≤t<T4时,第一补偿温度为3℃;
当T4≤t<T5时,第一补偿温度为4℃;
当T5≤t<T6时,第一补偿温度为4.5℃;
当T6≤t<T7时,第一补偿温度为5℃;
当T7≤t<T8时,第一补偿温度为5.5℃;
当T8≤t<T9时,第一补偿温度为6℃;
当T9≤t<T10时,第一补偿温度为7℃;
当t≥T10时,第一补偿温度为8℃;
其中,t为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T1 、T2、T3、T4、T5、T6、T7、T8、T9、T10分别为第一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第四设定时间、第五设定时间、第六设定时间、第七设定时间、第八设定时间、第九设定时间、第十设定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T1 =2分钟,T2=3分钟,T3=4分钟,T4=5分钟,T5=6分钟,T6=7分钟,T7=8分钟,T8=9分钟,T9=18分钟,T10=2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时间阈值为25分钟,第二补偿温度为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温度通过设置在控制器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得,所述室内机温度通过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
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进行湿度补偿:
当t<T11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
当T11≤t<T12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1-b1;
当T12≤t<T13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2-b2;
当t >T13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3-b3;
其中,t为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T11 、T12、 T13分别为第十一设定时间、第十二设定时间、第十三设定时间,k1、k2、k3、b1、b2、b3均为常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T11=5分钟、T12=10分钟、T13=25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k1=1.28,k2=1.52,k3=1.76,b1=b2=b3=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湿度通过设置在控制器上的湿度传感器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84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