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亲水性氧化石墨烯-P34HB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927858.1 申请日: 2016-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6362206B 公开(公告)日: 2019-08-13
发明(设计)人: 林云锋;周腾飞;李果;蔡潇潇;林世宇;刘瑶;田陶然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A61L27/18 分类号: A61L27/18;A61L27/08;A61L27/50;A61L27/56;D04H1/728;D01D5/00;D01F6/92;D01F1/10
代理公司: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李蕊
地址: 610064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改性 支架 氧化石墨烯改性 制备方法和应用 纳米纤维支架 电纺溶液 高亲水性 静电纺织 改性纳米纤维膜 静电纺丝技术 生物安全性 成骨诱导 力学性能 生物支架 支架纤维 孔隙率 连通性 亲水性 制备 塌陷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强度高亲水性氧化石墨烯‑P34HB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1)采用氧化石墨烯改性P34HB,得到氧化石墨烯‑P34HB改性电纺溶液;(2)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对氧化石墨烯‑P34HB改性电纺溶液进行静电纺织,得到改性纳米纤维膜支架。本发明首次采用氧化石墨烯改性P34HB,利用静电纺织技术制备其改性生物支架,极大地改善了支架的力学性能,同时提高了其亲水性;支架纤维连续,无塌陷黏连,具有高达91.4%的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及优良的孔连通性;支架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成骨诱导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强度高亲水性氧化石墨烯-P34HB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因多种原因(创伤、感染、囊肿及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先天性疾病等)导致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称为骨缺损;临床上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多样;自体/异体骨移植者,存在开辟第二术区、操作复杂、创伤大、免疫排斥等缺点;人工骨移植者,存在材料成骨性不足,强度不够等缺点;而牵张成骨则耗时长,花费高,且具有严格的适应症。骨组织工程技术利用细胞-支架功能复合体,植入骨缺损部位后细胞在其中黏附、增殖、生长、分化,分泌基质,而支架则逐渐生物降解,从而完成骨缺损的修复;组织工程支架是一种最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方式,也是当前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热点。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一种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高稳定性、超薄、高导电导热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最硬的纳米材料之一(断裂强度 42N/m,杨氏模量1.0Tpa)。同时,氧化石墨烯引入了大量羟基、羧基、环氧基等亲水基团,具有很好的亲水性。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即P34HB,呈无味微黄颗粒或白色粉末状,是PHAs家族的第四代成员;它是一类由原核微生物发酵合成的新型脂肪酸内聚酯,可生物完全降解,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生物安全。同其前代产品们相比,P34HB具有更为出色的物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使用范围。

近年来,P34HB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能受到关注,但是,P34HB 聚合物本身的疏水性,低强度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因此针对其弱点进行改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强度高亲水性氧化石墨烯-P34HB 纳米纤维支架,该支架纤维连续、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高强度、高达91.4%的孔隙率及优良的孔连通性,显著增强了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有利于骨组织工程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新型高强度高亲水性氧化石墨烯 -P34HB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新型高强度高亲水性氧化石墨烯-P34HB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

(1)采用氧化石墨烯改性P34HB,得到氧化石墨烯-P34HB改性电纺溶液;

(2)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对所述氧化石墨烯-P34HB改性电纺溶液进行静电纺织,得到高强度高亲水性氧化石墨烯-P34HB纳米纤维支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

(11)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有机溶剂中,于30000-40000Hz下超声分散3-4 小时,得到氧化石墨烯-有机溶剂混合溶液;

(12)取P34HB,加入步骤(1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有机溶剂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1-3小时,得到氧化石墨烯-P34HB改性电纺溶液。

进一步,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5-5mg/ml,P34HB的浓度为0.15-0.2g/ml,P34HB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75:1-40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7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