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散配光光学系统和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7670.7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将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65;F21W102/13;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光学系统 车辆 灯具 | ||
本发明提供扩散配光光学系统和车辆用灯具。在构成为多个透镜体(11)在车宽方向上并排配置的扩散配光光学系统(10)中,多个透镜体(11)各自的第2出射面(14b)在彼此相邻的状态下构成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呈线状延伸的半圆柱形状的连续出射面(14B),多个透镜体(11)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透镜体(11B)配置为使第1透镜部(13)的光轴相对于车辆进行方向倾斜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散配光光学系统和车辆用灯具。本发明特别涉及与光源组合使用的扩散配光光学系统和具有该扩散配光光学系统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将光源和透镜体组合起来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241349号公报和日本特许第4068387号公报)。车辆用灯具中,来自光源的光从透镜体的入射面入射到透镜体的内部,一部分被透镜体的反射面反射。此后,光从透镜体的出射面出射到透镜体的外部。由此,照射到透镜体的前方的光对形成于透镜体的出射面的焦点附近的光源像进行反转投影,在上端缘形成包含由反射面的前端部规定的分界线的短焦距光用配光图案。
在上述的车辆用灯具中,有些情况下根据对车辆前端的角部赋予的倾斜形状,对透镜体的最终出射面赋予倾斜角(根据倾斜的朝向有时也称作外倾角)。例如,在最终出射面上被赋予倾斜角的透镜体中,以使得车宽方向的外侧位置的最终出射面相比车宽方向的内侧位置的最终出射面而位于车辆进行方向的后方的方式通过规定的角度(倾斜角)使最终出射面倾斜。
然而,在最终出射面被赋予了倾斜角的透镜体中,有时由于使最终出射面倾斜,会发生菲涅尔反射损失等,导致使从光源出射的光扩散配光时的光利用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从光源出射的光高效地进行扩散配光的扩散配光光学系统和具有该扩散配光光学系统的车辆用灯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扩散配光光学系统,该扩散配光光学系统构成为,具有使从光源出射的光朝向车辆进行方向扩散配光的透镜体,多个所述透镜体在车宽方向上并排配置,其中,所述透镜体具有第1透镜部和第2透镜部,该第1透镜部包括第1入射面、反射面和第1出射面,该第2透镜部包括第2入射面和第2出射面,并且所述透镜体构成为,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从所述第1入射面入射到所述第1透镜部的内部,在所述光的一部分被所述反射面反射后,所述光从所述第1出射面出射到所述第1透镜部的外部,进而,所述光从所述第2入射面入射到所述第2透镜部的内部,所述光从所述第2出射面出射到所述第2透镜部的外部,从而使得照射在所述透镜体的前方的所述光形成在上端缘包含由所述反射面的前端部规定的分界线的规定的配光图案,所述第1出射面构成为具有圆柱轴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半圆柱形状的透镜面,以使得从所述第1出射面出射的所述光在水平方向上会聚,所述第2出射面构成为具有圆柱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半圆柱形状的透镜面,以使得从所述第2出射面出射的所述光在铅垂方向上会聚,所述多个透镜体各自的所述第2出射面在彼此相邻的状态下构成连续出射面,该连续出射面具有在所述车宽方向上呈线状延伸的半圆柱形状,所述多个透镜体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透镜体配置为使所述第1透镜部的光轴相对于所述车辆进行方向倾斜的状态。
根据本方面的扩散配光光学系统,通过使第1透镜部的光轴相对于车辆进行方向倾斜,从而能够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进行扩散配光。
根据本方面的扩散配光光学系统,构成透镜体的第1透镜部和第2透镜部中的第1透镜部的第1出射面具备在水平方向上会聚的功能,第2透镜部的第2出射面具备在铅垂方向上会聚的功能。由此,在通过第1出射面和第2出射面对会聚功能进行分解的同时,能够形成在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上会聚而成的规定的配光图案。
根据本方面的扩散配光光学系统,多个透镜体各自的第2出射面在彼此相邻的状态下构成连续出射面,该连续出射面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呈线状延伸的半圆柱形状。因此,可提供一种在车宽方向上呈线状延伸的存在一体感的外观良好的扩散配光光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7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吸式装夹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性能稳定的固定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