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竹节人参氨基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6064.3 | 申请日: | 201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州硒之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临界 二氧化碳 提取 竹节 人参 氨基酸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竹节人参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节人参物料烘干水分后粉碎成40‑50目大小的颗粒,然后采用超临界CO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竹节人参氨基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竹节人参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干燥根茎,它是我国中药材的一种,可清热解暑,生津利咽。
竹节人参为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卧,呈竹鞭状,肉质肥厚,白色,结节间具凹陷茎痕,叶为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8-11cm;小叶通常5,叶片膜质,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5-18cm,宽2-6.5cm,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重锯齿,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刚毛,下面无毛或疏生密毛。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50-8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12-20cm,无毛或有疏短柔毛,花小,淡绿色,小花梗长约10mm,花萼绿色,先端5齿,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长卵形,覆瓦状排列,花丝较花瓣短,子房下位,2-5室,花柱2-5,中部以下连合,上部分离,果时外弯。核果状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5-7mm,种子2-5,白色,三角状长卵形,长约4.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竹节人参属五加科植物,别名竹节三七、竹节参、白三七、北三七、大叶三七,兼具我国北药人参和南药三七之功效,在民间有“草药之王”的美誉。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肺结核咯血,产后血瘀腹痛,寒湿脾痛,跌打损伤等症,属我国特有珍贵中药材资源。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并同生命活动有关的最基本物质,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氨基酸还是竹节人参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对竹节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实验以竹节人参根为原料,对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及组成进行比较与分析,评价其营养价值,为竹节人参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竹节人参氨基酸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竹节人参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节人参物料烘干水分后粉碎成40-50目大小的颗粒,然后采用超临界CO
本发明一种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竹节人参氨基酸的方法,提取周期短,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提取成本低:采用本发明工艺,提取成本降底。实用性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有利于大批量工厂化生产。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工艺,不仅能高效的萃取活性成分,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日前,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正式开始实施。“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是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扶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结合恩施州实际而实施的开发民族医药特色资源的产业项目。科技人员将依据竹节参的生理生态特性,采取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措施,筛选优良种子,采用生长激素浸种、湿润河沙层和储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种子打破休眠等关键技术,使种子发芽率由30%左右提高到66%以上,从而提高种子出苗率和存苗率,创造后熟发育条件,加速竹节参的生长进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州硒之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恩施州硒之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6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启终端摄像头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闪存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