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氯纯化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5850.1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殷豪章;王盛世;郑明龙;马瑞彣;黄缤萱;许筑维;彭俊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尼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顾以中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纯化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氯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气体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清洁用品或食品等领域,以作为消毒剂或杀菌剂。该二氧化氯气体的生成方式例如亚氯酸盐法、氯酸盐法或电解法等。在利用该生成方式生成二氧化氯气体的过程中,皆会伴随有氯气产生,使得二氧化氯气体的纯度不高,以至于应用在上述领域中,因氯气的存在,导致有中毒、致癌、过敏或腐蚀等风险,而在使用上存在有安全性的问题。
中国大陆公开第1405082号专利案揭示一种高纯度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是对传统氯酸盐法生产的混合气体进行纯化处理,其中,该混合气体包含二氧化氯及氯气,且该纯化处理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亚氯酸盐溶液处理,使该氯气与该亚氯酸盐反应,而促使该氯气分解并转变成二氧化氯,继而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氯纯化方法。
本发明二氧化氯纯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包含二氧化氯及氯气的气体组分,该气体组分利用生成方式所形成,且该生成方式选自于亚氯酸盐法、氯酸盐法或电解法;对该气体组分进行纯化处理,该纯化处理包括用来使该二氧化氯由气态转变成液态的冷凝程序。
本发明的二氧化氯纯化方法,该冷凝程序的温度范围为-33℃至10℃。
本发明的二氧化氯纯化方法,该纯化处理还包含用来使该氯气转变成二氧化氯的反应程序。
本发明的二氧化氯纯化方法,该反应程序利用含有亚氯酸盐的反应组分与该氯气接触,以使该氯气转变成二氧化氯。
本发明的二氧化氯纯化方法,该反应组分还包含溶解该亚氯酸盐的溶剂。
本发明的二氧化氯纯化方法,该纯化处理还包含利用含有硫代硫酸盐及水的反应组分与该氯气接触,以使该氯气分解成氯离子并溶解于该水中的分解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二氧化氯纯化方法所获得的二氧化氯与水混合用于农畜水产、食品保鲜、民生用品、环境卫生、医疗用品、饮用水与工业用水处理、清洁用品或美容保养用品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冷凝程序,将该二氧化氯由气态转变成液态,而与该氯气分离,以提升二氧化氯的纯度。
以下将就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该亚氯酸盐法并无特别的限制,可采用一般用来制备二氧化氯且会产生氯气的亚氯酸盐法,举例来说,利用亚氯酸盐与酸反应,该亚氯酸盐例如亚氯酸钠(NaClO2),该酸例如但不限于盐酸或柠檬酸等。该氯酸盐法并无特别的限制,可采用一般用来制备二氧化氯且会产生氯气的氯酸盐法,举例来说,利用氯酸盐与盐酸反应,该氯酸盐例如氯酸钠(NaClO3)或氯酸钾等。该电解法并无特别的限制,可采用一般用来制备二氧化氯且会产生氯气的电解法,举例来说,电解氯化钠水溶液。
该冷凝程序的温度范围为-33℃至10℃。该冷凝程序是利用一冷却恒温循环水槽或冷冻恒温循环水槽来进行。
该纯化处理还包含用来使该氯气的至少一部分转变成二氧化氯的反应程序。该反应程序可在该冷凝程序前或该冷凝程序后进行。当该反应程序在该冷凝程序前进行,该反应程序用来使该氯气转变成二氧化氯,而该冷凝程序用来将通过该反应程序的气体组分中的二氧化氯及在该反应程序过程中所形成的二氧化氯由气态转变成液态。当该反应程序在该冷凝程序后进行,该反应程序用来使通过该冷凝程序的气体组分中的氯气转变成二氧化氯。该反应程序利用含有亚氯酸盐的反应组分与该氯气接触,以使该氯气转变成二氧化氯。该亚氯酸盐例如但不限于亚氯酸钠、亚氯酸锂、亚氯酸钾、亚氯酸镁、亚氯酸钙或亚氯酸钡等。该反应组分还包含溶解该亚氯酸盐的溶剂。该溶剂例如但不限于水。为更有效地将该氯气转变成二氧化氯以提升纯化效益,较佳地,该气体组分以0.5升/分钟至10升/分钟的流量与该反应组分接触。更佳地,该气体组分以1升/分钟至10升/分钟的流量与该反应组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尼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尼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5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