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1774.7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建军;韩本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草蛉 成虫 饲养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生物学与工程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草蛉饲养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草蛉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其捕食范围广、捕食量大、适应能力强、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
规模化生产是天敌昆虫应用的发展趋势。目前,由于缺乏科学的人工饲料配方,猎物昆虫仍然是大草蛉饲养的主要食物。受猎物投放、卵粒收集、成虫收集等技术环节的制约,目前还没有实现大草蛉商品化生产与应用。大草蛉成虫对产卵基质的质地与颜色没有明显的偏好,产卵分散,不成块,此外卵上有长柄,这些生物学特征给卵粒收集造成严重障碍。以猎物昆虫饲养大草蛉时,如果将大草蛉饲养于寄生有猎物昆虫的活体植物,大草蛉会散乱地将卵产于植物表面,无法收集。如果将离体的、寄生有猎物昆虫的植物投放到大草蛉饲养空间,寄主植物会很快枯萎,这样寄主植物利用率非常低,而且腐烂的植物残体会破坏清洁卫生,也不利于清理。如果仅向饲养装置内投放猎物昆虫,并且在饲养装置的内表面全部覆盖收卵基质,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此外,大草蛉成虫没有自残习性,若能提高饲养装置内茧的密度,则能提高成虫的饲养密度,从而免除成虫收集环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为立方体结构。立方体的四个侧面可以是纱网,也可以是含通风孔的硬质材料,每个侧面的内部两侧设有窄槽,收卵基质可以方便地插入与取出。收卵基质上有小孔,在喂食孔位置留有缺口。卵粒达到所需密度后,可将收卵基质取出,直接用于孵化或包装运输。立方体的顶面为硬质材料,外部有把手,内部两侧有插槽,顶面水平旋转90度后仍能与立方体吻合。立方体有两种底面,第一种可以摆放茧或结茧的基质,用于饲养产卵前的成虫;第二种设有插槽,可以插入收卵基质,用于饲养开始产卵的成虫。立方体其中一个侧面设有喂食孔,通过碰卡控制开关,可以方便地添加食料。此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实质性突破了大草蛉生产过程中猎物投放、卵粒收集、成虫收集等众多技术瓶颈。此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与设计合理的蚜虫饲养与收集装置、蚜虫投放装置、大草蛉诱集装置配合使用,将彻底改变大草蛉饲养现状,极大推进大草蛉商品化生产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是立方体结构,包括4个侧面,可以是纱网或硬质材料;4个侧面内部两侧的插槽;其中1个侧面的碰卡式喂食孔;箱体的两种底面,第一种是平坦的硬质材料,第二种是设有插槽的硬质材料;设有插槽的箱体顶面,可以是纱网或硬质材料;插槽内的收卵基质,上有孔洞,用于透风与采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该装置立足于大草蛉的生物学习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一次性解决大草蛉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猎物投放、卵粒收集、成虫收集等技术难题,大幅提高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效率,降低成本,推进大草蛉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立足于大草蛉的生物学习性设计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方便快捷地进行猎物投放、卵粒收集、成虫收集,提高大草蛉饲养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充分考虑了大草蛉的羽化、产卵、捕食等生物学习性,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大幅提高了大草蛉成虫饲养、卵粒收集、成虫收集效率,将促进大草蛉的规模化与商品化生产。除大草蛉外,还可应用于其它昆虫与节肢动物。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大幅提高大草蛉饲养过程中猎物投放效率、卵粒收集效率、成虫收集效率等,一次性解决多种饲养技术难题,大幅降低成本,有力推进大草蛉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仅仅作示例说明。
在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的第一种底面上摆放大草蛉茧或结茧的基质,将箱体置于底面上,再将顶面盖于箱体上。待大部分茧羽化后,将收卵基质插入到第二种底面的插槽内,将第一种底面换成第二种底面。在立方体4个侧面的插槽内插入收卵基质,收卵基质在喂食孔的位置留有缺口,使喂食孔不被收卵基质遮挡。在顶面的内侧插槽内也插入收卵基质,盖于箱体上,使6个侧面的内表面都被收卵基质覆盖。成虫羽化后每日两次通过喂食孔向饲养立方体内投放适量猎物。投放猎物时,向内推开喂食孔的碰卡以投放豌豆蚜,投放结束后,碰卡自动弹回将喂食孔关闭。当收卵基质上的卵粒达到所需密度时,先将新的收卵基质插入到底面插槽,置于有卵基质的下方,再将有卵基质抽出。在顶部两个平行侧面的插槽内也插入新的收卵基质,置于有卵基质的外侧,再将含卵的基质取出。将顶面稍微提起,旋转90度后再盖上,露出另外两个平行侧面的插槽,插入新的收卵基质,置于有卵基质的外侧,再将有卵的基质取出。同样在顶面的插槽内插入新的收卵基质,置于有卵基质上方,将含卵的基质取出,这样就很方便地完成了6个内表面收卵基质的更换。茧羽化为成虫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装置直接用于成虫运输。试验表明,一个长、宽、高均为50cm的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可以饲养大草蛉成虫400头以上,每天可收集卵粒5000粒以上。每天用于猎物投放、收卵基质更换、卵粒收集、装置清理的总时间不超过20分钟。此大草蛉成虫饲养与卵收集装置的饲养效率是传统饲养设备的10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1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乌骨鸡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轮虫培育池回收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