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联网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21326.7 | 申请日: | 2016-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牛永会;王艳辉;杨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N7/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赵娟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联网的信息处理方法,视联网包括第一视联网终端、与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第二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与以太网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通过视联网协议输出的第一信息流;将所述第一信息流转换成以太网协议能够识别的第一标准信息流;将所述第一标准信息流发送至以太网终端中,所述以太网终端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标准信息流。本发明在视联网第一信息流转换成以太网第一标准信息流的过程以及将第一标准信息流存储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视音频采集卡就可实现,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视联网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以太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
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技术)、电视邮件、个性录制、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视联网信息的处理:
(1)在普通pc或专用工作站中插入视音频信号采集卡;
(2)把视联网的输出的视音频信号接入到采集卡中;
(3)从采集卡中读出视音频数据;
(4)写入到存储介质中。
这种方案的缺点是需要购买单独的视音频采集卡,成本比较高,同时视音频采集卡数量有限,采集路数少,且如果需要保存不同来源的视联网资源时,需要频繁手动插拔采集卡,操作过程繁琐,出错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联网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视联网包括第一视联网终端、以及,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第二视联网终端,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与以太网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通过视联网协议输出的第一信息流;
将所述第一信息流转换成以太网协议能够识别的第一标准信息流;
将所述第一标准信息流发送至以太网终端中,所述以太网终端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标准信息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视联网包括第一视联网终端、以及,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第二视联网终端,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与以太网终端进行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通过视联网协议输出的第一信息流;
第一信息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流转换成以太网协议能够识别的第一标准信息流;
第一标准信息流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标准信息流发送至以太网终端中,所述以太网终端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标准信息流。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1、成本低
本发明在视联网第一信息流转换成以太网第一标准信息流的过程、将第一标准信息流存储过程中,以及在以太网第二标准信息流发送至视联网过程中,都不需要使用视音频采集卡就可实现。
采用视音频采集卡的方式,除了一台pc或者采集工作站外还要采购第三方的视音频采集卡,而使用本发明则只需要一台pc或者采集工作站,剩下的功能全部用软件实现,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2、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1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