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侦测可手动击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0621.0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曾瑞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咏捷精密五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2132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侦测 手动 击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击破器,特别是指一种自动侦测可手动击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击破器,都是附挂于车上内壁,当车内火灾烟雾弥布时,在车上的人根本看不到,就算拿到,也看不准窗户进行击破逃生,因而失去配备击破器使用的功能,况且,击破器要击开耐压的玻璃还需要相当大的力量,否则也无用武之地,如此,对乘坐于游览车上的公共安全特别重要,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发明人乃进行研发,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上易产生的种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侦测可手动击破器,直接贴设于窗上四角落处,当发生烟雾时,自动产生击破车窗的动作,让车上人员能迅速逃生,也能紧急时以手动进行爆破。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结构为:具有一主体,主体中有一容室,容室底经过一穿出孔设有一撞针的针端,撞针套于一弹簧处,弹簧顶住撞针另一端的环缘处,主体上接一环套,环套设有一固定室,固定室有一火药体,且固定室与容室相通至撞针顶端,环套与一环盖相固接,环盖中的一透孔,透孔内设有一测烟组件,测烟组件与一电路板及一电池电源相接,电路板以电线与火药体相接,环套上设有一手动压钮与电路板上控制件相接,电路板上有一显示灯,主体的另一端通过双面胶黏于车体的玻璃上,当车内充满烟雾时,测烟组件自动经过电路板电线爆开火药体,利用火药体的推力,使用撞针猛力撞破玻璃,方便逃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半剖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手动爆开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爆开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于游览车上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 10 容室
11 穿出孔 2 撞针
21 针端 20 弹簧
22 环缘 30 环套
31固定室
3 火药体 4 环盖
41 透孔 40 测烟组件
42 电路板 43 电池电源
44 盖板 45 电线
46 钮孔 47 手动按钮
48 控制件 49 显示灯
5 双面胶 6 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侦测可手动击破器,具有一主体1,主体1中有一容室10,容室10底经过一穿出孔11设有一撞针2的针端21,撞针2套于一弹簧20处,弹簧20顶住撞针2另一端的一环缘22处,主体1上接一环套30,环套30设有一固定室31,固定室31有一火药体3,且固定室31与容室10相通至撞针2顶端,环套30与一环盖4相固接,环盖4顶面有一盖板44,盖板44中设有至少一透孔41,透孔41内设有一测烟组件40,测烟组件40与一电路板42及一电池电源43相接,电路板42以电线45与火药体3相接,环套4上的一钮孔46设有一手动压钮47与电路板42上控制件48相接,电路板42上有一显示灯49,显示灯49是LED灯,主体1的另一端通过一双面胶5黏于车体的玻璃6上,如图3至图4,当车内充满烟雾时,测烟组件40自动经过电路板42电线45爆开火药体3,利用火药体3的推力,将撞针2推出穿出孔11后猛力撞破玻璃6,车上人们便能推开破碎的玻璃方便逃生。因为本发明整体需求为要求体积小,所以本发明采用火药的瞬间推力,以降低所需空间,使用电池也能独立运作。其中测烟组件40可以是离子式或光电式。如图6,本发明特别能实施于更需要公共安全的游览车上。如图4,设有手动功用如下,使手动压钮47长按一秒让显示灯由绿灯转红灯,进入待机每30秒检测一次并闪一下红灯;紧急时长按三秒后显示红灯亮三秒后启动火药进行爆破玻璃窗的动作。
综上所述的结构,本发明运用特殊设计的机构组件,能使用于车上,特别是游览车上,以测烟组件达到检测与启动的功用,便能同时于瞬间让火药体其爆开以撞针撞破玻璃,打开逃生通道,构造具有手动与自动的两种功能,其让人最容易了解与实施,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与便利性,为一完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机构。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所有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凡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与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咏捷精密五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咏捷精密五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0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复合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下一篇:一种蔬菜农药残留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