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20411.1 | 申请日: | 2016-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1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7;A61B1/04;A61B1/018;A61B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提供一种内窥镜,能够减轻立起台的清洗作业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处置器具导出部上所设置的立起台(50)形成为:相对于旋转轴处于远位端侧的宽幅主体部(73)的宽度比近位端侧的窄幅主体部(74)宽。在使立起台(50)最大程度立起的状态下,宽幅主体部(73)从立起台收纳槽(45)的上侧的开口部(45A)突出。宽幅主体部(73)防止在立起台(50)倒伏时处置器具向侧方的间隙脱落。另一方面,在利用清洗刷清洗立起台(50)时使立起台(50)立起从而能够对立起台(50)的侧面也容易地进行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尤其涉及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具有对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进行控制的处置器具立起台(以下,简称为立起台)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内窥镜中公知有如下的超声波内窥镜和侧视内窥镜:具有将从设置于操作部的处置器具导入口中插入的各种处置器具从前端部导出的处置器具导出部,并且在处置器具导出部中具有对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进行控制的立起台。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结构:在处置器具导出部中,为了抑制处置器具向立起台的侧方即配置有驱动立起台的操作线的间隙脱落,而将立起台的前端侧形成为宽幅而将间隙缩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3964号公报
但是,以往,在对配置有立起台的处置器具导出部进行清洗时,使用清洗刷,但当像专利文献1那样为了使处置器具不脱落而缩窄处置器具导出部中的立起台(特别是前端部分)的侧方的间隙时,清洗刷的毛也难以进入立起台的侧方的间隙。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即使改变立起台的立起角度,立起台整体也埋没在凹部中,因此立起台的侧方的间隙的大小不变,清洗的容易度也不变。因此存在清洗作业需要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能够减轻立起台的清洗作业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具有前端和基端;操作部,其设置于插入部的基端;前端部主体,其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立起台收纳槽,其设置于前端部主体,并在前端部主体的侧面具有开口部;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其设置于插入部内,并与立起台收纳槽连通;以及处置器具立起台,其在立起台收纳槽内设置为绕包含与插入部的长轴垂直的方向的成分在内的方向的旋转轴转动自如,并对从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导出的处置器具进行引导,处置器具立起台具有:近位端部;远位端部,其距旋转轴的旋转轴径向上的距离比从旋转轴到近位端部的距离远;处置器具引导面,其设置在近位端部与远位端部之间;以及立起台侧面,其与处置器具引导面相邻,并将包含旋转轴的轴向的成分在内的方向作为法线方向,立起台收纳槽具有隔着间隙部而与立起台侧面对置的立起台收纳槽侧面,在处置器具立起台倒伏的状态下,间隙部具有窄幅间隙部和宽幅间隙部,其中,窄幅间隙部形成在立起台侧面中的位于远位端部侧的远位端部侧侧面与立起台收纳槽侧面之间,宽幅间隙部按照比窄幅间隙部的轴向上的宽度大的宽度形成,并形成在立起台侧面中的比远位端部侧侧面靠近位端部侧的近位端部侧侧面与立起台收纳槽侧面之间,在处置器具立起台立起的状态下,远位端部侧侧面是从立起台收纳槽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的面。
根据本方式,在立起台倒伏的状态下,立起台的远位端部侧侧面与立起台收纳槽侧面之间的间隙部是窄幅间隙部,防止处置器具从立起台向间隙部的脱落。并且,由于当使立起台立起时立起台的远位端部侧侧面从立起台收纳槽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因此对于与立起台的窄幅间隙部相邻的远位端部侧侧面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由清洗刷实现的清洗。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处置器具立起台具有:宽幅主体部,其设置于远位端部侧,在处置器具立起台立起时从立起台收纳槽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以及窄幅主体部,其设置于比宽幅主体部靠近位端部侧的位置,并按照比宽幅主体部的轴向上的宽度小的宽度形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宽幅主体部的与轴向平行的截面的形状是带有圆角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0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