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线圈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0338.8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平尾泰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线圈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产生导线的切断量而成品率高的定子线圈形成方法。定子线圈形成方法包含使直线状的导线的一部分等间隔地相对于导线的连续方向弯曲来形成多个弯曲部的弯曲工序、将各弯曲部的弯曲部分沿垂直于导线的连续方向的垂直面切断并剪切各线圈段的切断工序、将各线圈段折弯为U字状的U字形成工序、将各线圈段组装于定子铁芯的各插槽的组装工序、使各线圈段的两前端部以该前端部的切剖面朝向中心轴线方向的方式朝定子铁芯的周向倾倒的倾倒工序、以及将在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邻的各线圈段的前端部彼此接合的接合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的定子线圈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如下定子线圈形成方法:在将U字状的导线组装于定子铁芯的各插槽之后,使导线的前端部在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倾倒并进行扭转加工,由此使得线圈段的线圈端部端面相对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面而水平地形成,从而形成定子铁芯轴向上的容积减小的、无直线部的线圈端部(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定子线圈形成方法中,将线圈端部插入于圆环状夹具的槽,使圆环状夹具一边旋转一边上下移动,由此使得线圈端部201在定子铁芯202的周向上倾倒、且使线圈端部201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无直线部的线圈端部201。然而,当使各线圈端部201在定子铁芯202的周向上倾倒时,需要确保在其周向上相邻的前端部203之间(在周向上相邻的线圈端部201的前端部203彼此对置的侧面)的绝缘距离,例如,如图13的○部所示,倾斜地将该前端部103切断。因此,该导线的切断量造成浪费,导致成品率变差。在该情况下,还由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线圈端部间的距离接近,因此,使得在线圈端部将绝缘覆膜除去的焊接部分的周向上的距离缩小,从而导致过损(過損)增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4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线圈形成方法,通过该方法削减了导线的切断量、且提高了成品率。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定子线圈形成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弯曲工序,在该弯曲工序中,使直线状的导线的一部分相对于该导线的连续方向弯曲而形成弯曲部;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将形成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部分沿相对于所述弯曲部分的连续方向大致垂直的垂直面切断,由此切出各线圈段;U字形成工序,在该U字形成工序中,将所述各线圈段折弯成U字状;组装工序,在该组装工序中,对于折弯后的所述各线圈段的前端部,使其插通于在圆环状的定子铁芯以相对于该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式形成的多个插槽,由此将各线圈段组装于该定子铁芯的各插槽;倾倒工序,在该倾倒工序中,使组装后的所述各线圈段的前端部以该前端部的切断面朝向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方式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倾倒;以及接合工序,在该接合工序中,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相邻的各线圈段的前端部彼此接合。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使直线状的导线的一部分相对于导线的连续方向弯曲而形成弯曲部。将形成的弯曲部沿相对于所述弯曲部分的连续方向垂直的垂直面切断。由此,能够在各线圈段的前端部且在定子铁芯的周向上相邻的线圈端部的侧面自然地实施弧度弯曲加工,无需将线圈端部的前端部的一部分除去,能够确保在周向上相邻的线圈段的前端部之间的较大的绝缘距离。即,能够形成削减了导线的切断量、且成品率较高的定子线圈。在第一方式中,在上述弯曲工序中可以形成上述弯曲部的弯曲部分连续的多个弯曲部。另外,在第一方式中,在上述倾倒工序中,可以使组装后的上述各线圈段的前端部在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圆的切线方向上倾倒。由此,当利用夹具将该各线圈段压倒时,并非沿定子铁芯的周向保持原样地将各线圈段压倒,而是以使得各线圈段在定子铁芯的内圆的略靠外周侧的位置相互不干涉的方式将各线圈段压倒。由此,当将各线圈段压倒时,能够防止夹具与各线圈段的意外的物理性的干涉。另外,在第一方式中,对上述导线施加有覆膜,还可以包括如下工序:加压工序,在该加压工序中,对上述弯曲部朝向与该弯曲部的切断方向平行的一个方向加压而使上述弯曲部发生变形;以及剥离工序,在该剥离工序中,使加压后的上述各线圈段的前端部的加压方向侧的端面的覆膜剥离。由此,在线圈段前端部,使被加压且朝加压方向侧偏移的加压方向侧的端面的覆膜剥离并进行焊接,因此,利用在剥离后的接合部分与残留有覆膜的部分之间所产生的阶梯差而能够减小在接合部分之间所产生的间隙。因此,在焊接时能够提高焊接部分的密接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0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