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转腔体、供料系统及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7802.8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6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典国;陈炜杰;常见虎;梅若愚;刘小凯;周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转 供料 系统 烹饪 器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转腔体、供料系统及烹饪器具,中转腔体具有内腔室,中转腔体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及流体进口,内腔室与进料口、出料口及流体进口相通,其中,流体进口设置在中转腔体的底壁上或设置在中转腔体的侧壁上相对邻近中转腔体底壁的位置处;本方案提供的中转腔体,气体可大致从中转腔体的底部位置进入中转腔体中,这可利于风力对物料进行提升和分散,避免物料在中转腔体内堆积导致对物料驱动困难、物料难以排出等问题,可确保实现中转腔体内排料完全、无残留,提高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转腔体、一种供料系统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如自动饭煲等烹饪器具中,需要驱动米料在如米箱、洗米器、煲体等部件之间流动,实现产品的自动下米、洗米和进米动作,对此,现有的一些饭煲中设置了实现气体或水等介质与米料汇合以利用流体对米料转运的中转结构,但对于中转结构而言,一般涉及的流通口数量众多、结构复杂,设计不当会存在物料卡滞、残留导致排料不完全的问题,物料长期滞存容易引起物料发霉、变质,使产品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转腔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中转腔体的供料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供料系统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转腔体,所述中转腔体具有内腔室,所述中转腔体上设有供物料流入的进料口、供物料流出的出料口及供介质流体进入的流体进口,所述内腔室与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及所述流体进口相通;其中,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中转腔体的侧壁上或位于所述中转腔体的顶壁上,所述流体进口设置在所述中转腔体的底壁上或设置在所述中转腔体的侧壁上相对邻近所述中转腔体底壁的位置处。
可以理解的是,介质流体可以为水或气体,考虑到水容易使物料发生附壁粘接的问题,且气体的驱动力损耗相对水而言更小,本方案优选以气体作为介质流体对物料进行驱动,鉴于此,以下主要以气体作为介质流体对本方案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中转腔体,设置流体进口设置在中转腔体的底壁上或设置在中转腔体的侧壁上相对邻近中转腔体底壁的位置处,使气体可大致从中转腔体的底部位置进入中转腔体中,这可利于风力或对物料进行提升和分散,避免物料在中转腔体内堆积导致对物料驱动困难、物料难以排出等问题,可确保实现中转腔体内排料完全、无残留,提高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中转腔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流体进口在所述中转腔体上的相贯线与所述中转腔体底壁之间的最小间距T满足:T≤10mm。
在本方案中,设置流体进口在中转腔体上的相贯线与中转腔体底壁之间的最小间距T不大于10mm,其中,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应设计流体进口在中转腔体上的相贯线与中转腔体底壁之间的最小间距T尽可能地小,这样可利于风力对物料进行提升和分散,避免物料在中转腔体内堆积导致对物料驱动困难、物料难以排出等问题,以确保实现中转腔体内排料完全、无残留。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流体进口的轴线与所述中转腔体底壁的夹角为0°~90°,使从所述流体进口进入的介质流体从所述中转腔体底壁处入射或入射到所述中转腔体底壁上且被所述中转腔体底壁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7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滴漏袋
- 下一篇:一种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