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近视的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917729.4 申请日: 2016-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7308316A 公开(公告)日: 2017-11-03
发明(设计)人: 崔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 崔国林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P27/10
代理公司: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代理人: 朱健,陈国军
地址: 476000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近视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医学及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近视的药物。

背景技术

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象,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

近视的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外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学生中近视患病率明显偏高,由于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如果不及时加以调节和治疗,最终将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中医称近视症状为“目不能远视”的最早记载见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称之为“能近怯远证”,傅仁宇《审视瑶函》称“近觑”,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称近视。

中医辩证认为,近视属气血不足证,久视耗血,血为气之母,血伤气损,血虚气亦虚,以致目中神光不能发越于远处,辨证以过用目力、视远模糊为要点。另有肝肾两虚证,禀赋不足,神光衰弱,阳衰过阴以致光华不能远及,故视近而不能视远,辨证以自幼视远模糊为要点。

目前针对近视的治疗方法除了配戴合适的凹球面镜或接触镜予以矫正外,还可采用以下方法:(1)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角膜手术,例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放射性角膜切开术以及较少用的自动板层成形术、角膜环放置术、表面角膜移植术、角膜镜片术等,此类手术一般用于近视眼已停止发展者,手术能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但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变化及各种并发症并无作用;晶状体及人工晶状体手术,对高度近视眼作透明晶状体摘出术以矫正屈光不正,但术后有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的可能;巩膜后部加固术,对进行性的病理性近视眼用阔筋膜、异体巩膜条带、硬脑膜或硅胶海绵等绕过眼球后极作巩膜后部加固,能防止近视眼进行及减少眼底并发症的发生。(2)药物治疗,用于治疗近视眼的药物包括阿托品、去氧肾上腺素、夏天无、新斯的明、托品卡胺等,但各类药物疗效均不确切,同时上述各类药物还具有多种严重不良反应。(3)雾视法、双眼合像法及合像增视仪治疗,有一定疗效,但疗效多不理想。(4)针灸、推拿等,疗效亦不确切。(5)远眺法、睫状肌锻炼法等,多用于预防近视或缓解视觉疲劳,对近视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针对近视的各种治疗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手术治疗适用面窄,对许多患者不适用,且手术具有较大的治疗风险,同时治疗费用也较高;药物治疗多疗效不确切,且会带来多种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差;雾视法、双眼合像法、针灸、推拿等疗法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发展,缓解眼部疲劳,但很难取得逆转病情的效果;而远眺法、睫状肌锻炼法等更加侧重于预防,其治疗效果非常有限。鉴于此,临床实践中急需一种标本兼治、适用面广、组方简单、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性好而且治疗成本低的新药物。本发明在家族及个人医学经验的基础上,长期探索、重复验证获得了一种具有上述优点的治疗近视的新药物。经试验,本发明药物对近视的主要临床症状具有理想的治疗作用,本发明药物所有原料均来自天然药物,使用非常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类型近视患者,因此,本发明药物非常适合目前的临床需求。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因目前针对近视的各种治疗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手术治疗适用面窄,对许多患者不适用,治疗风险大,治疗费用高;药物治疗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多,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差;雾视法、双眼合像法、针灸、推拿等疗法治疗效果欠佳;远眺法、睫状肌锻炼法重防不重治等;因此,现有治疗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技术方案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近视的标本兼治、适用面广、组方简单、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性好而且治疗成本较低的新药物。

本发明治疗近视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千里光 40-60; 枸杞子 35-55; 杭菊花 20-40;

地黄 25-35; 决明子 15-25; 薄荷 25-40;

生地 10-20; 麦冬 15-30; 三七 15-25;

所述药物经过以下步骤制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国林,未经崔国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7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