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管路减振装置和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7207.4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6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 管路 装置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质管路减振装置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调压缩机是在空调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作用的部件,在压缩过程中,压缩机会产生的振动会带动管路发生振动。
现有空调用的单转子压缩机的管路减振一般通过将管路设计成多个U形弯减振或者在管路上增加配重块实现,如图1所示,当压缩机a1振动较大时,管路a2需要设计多个U形弯或者在管路上增加较多配重块a3才能实现减振效果。
现有的单转子旋转式压缩机在压缩机转子高速旋转时,曲轴旋转时不可避免会产生较大的偏心力,加上储液罐在压缩机缸体旁边造成压缩机本身结构的不对称,会加剧压缩机本身的振动,管路a2与压缩机a1连接部A位置处容易受到剪切应力造成管路a2裂漏,售后经常会发生此处振动大导致排气管裂的事故,而且现有的管路形状复杂,容易导致生产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硬质管路减振装置、压缩机及空调设备,能够实现对硬质管路的有效减振并提高硬质管路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用于对连接在振动体上的硬质管路进行减振,其包括相对于振动体固定设置的固定基体,固定基体能够使硬质管路在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相对于振动体固定。
进一步地,固定基体设有定位孔,固定基体通过定位孔使硬质管路在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相对于振动体固定。
进一步地,定位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硬质管路的管径。
进一步地,定位孔具有豁口,硬质管路通过豁口卡入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固定基体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部,减振部具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固定基体包括相对于振动体固定的固定支架,减振部包括具有定位孔的减振套,固定支架设有安装孔,减振套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地,减振套的顶部设有与安装孔配合的定位台阶。
进一步地,固定基体整体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块。
进一步地,减振块设有与振动体配合的配合面,减振块处于自由状态下的定位孔至配合面的距离D2大于硬质管路至振动体的距离D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上述的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硬质管路减振装置能够对连接在作为振动体的压缩机上的硬质管路进行减振。
进一步地,硬质管路减振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缸体的底部位置。
由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硬质管路减振装置通过设置固定基体,固定基体能够使硬质管路在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相对于振动体固定,从而使硬质管路随振动体一同振动,硬质管路在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相对于振动体不产生位移,有效避免硬质管路与振动体连接部位受力导致裂管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硬质管路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也相应地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压缩机减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和图5分别为本发明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和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本发明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减振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和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图12分别为本发明硬质管路减振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减振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正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7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