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水线多工位智能化连续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6138.5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1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崴;孙兴;林旭辉;郭存库;贾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三迪工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6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汽车座椅 柔性负载 升降定位机构 伺服 滑轨 下端 连续检测 预磨装置 装置设置 多工位 智能化 流水线 流水线式检测 扭矩测量机构 推拉定位装置 力测量机构 检测技术 生产需求 左右两侧 解锁 两套 调解 检测 生产 | ||
一种流水线多工位智能化连续检测设备,涉及汽车座椅的检测技术,目的是为了满足汽车座椅的生产需求。本发明的高调预磨装置中,推拉定位装置设置在该第一伺服升降定位机构的下端;高调检测装置中,第一柔性负载装置设置在第二伺服升降定位机构的下端,两套高调解锁扭矩测量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柔性负载装置下端的左右两侧;滑轨检测装置中,第二柔性负载装置设置在第三伺服升降定位机构的下端,滑轨解锁力测量机构设置在第二柔性负载装置的前端。本发明通过高调预磨装置、高调检测装置和滑轨检测装置实现汽车座椅的流水线式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于汽车座椅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的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金属件总成进行下线全检包括座框总成及靠背总成的各个功能的检测,具体包括人体负载的柔性模拟、高调预磨、高调检测、以及滑轨检测检测等检测项目,保证汽车座椅出厂前的合格率,从而保证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座椅生产厂及座椅配套厂等纷纷提出了流水线多工位智能化连续检测设备的需求,并且制定了相应的企业标准。而我国大部分设备供应商不能满足新的试验工艺及集成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汽车座椅的生产需求,提供一种流水线多工位智能化连续检测设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流水线多工位智能化连续检测设备包括流水线体1、高调预磨装置2、高调检测装置3和滑轨检测装置4;高调预磨装置2、高调检测装置3和滑轨检测装置4依次沿流水线体1设置,分别作为流水线的第一个工位、第二个工位和第三个工位;
高调预磨装置2用于检测高调器的安装环境是否合格,所述高调预磨装置2包括用于执行升降动作的第一伺服升降定位机构5-1和用于执行推拉动作的推拉定位装置10,所述推拉定位装置10设置在该第一伺服升降定位机构5-1的下端;
高调检测装置3用于测量高调手柄的扭矩,所述高调检测装置3包括第二伺服升降定位机构5-2、第一柔性负载装置以及两套高调解锁扭矩测量机构7,第一柔性负载装置设置在第二伺服升降定位机构5-2的下端,两套高调解锁扭矩测量机构7分别设置在第一柔性负载装置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柔性负载装置用于在第二伺服升降定位机构5-2的带动下向被检测件的指定位置释放指定重量的负载,两套高调解锁扭矩测量机构7用于执行往复摆角动作,实现高调手柄的解锁及扭矩测量;
滑轨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滑轨行程及力是否合格,所述滑轨检测装置4包括第三伺服升降定位机构5-3、第二柔性负载装置9、滑轨解锁力测量机构8和水平推动伺服定位及测力机构6,所述第二柔性负载装置9设置在第三伺服升降定位机构5-3的下端,滑轨解锁力测量机构8设置在第二柔性负载装置9的前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高调预磨装置2、高调检测装置3和滑轨检测装置4实现汽车座椅的流水线式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此外,本发明采用上下位机的控制技术,上位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下位机采用PLC控制器,上下位机采用以太网通讯,通信采用TCP/IP协议。上位机实现人机界面功能,下位机实现多点逻辑控制,采用双缓存技术进行数据的存储及上传,保证了上传数据的完整性。通过采用总线通讯技术开发通讯接口,且预留二次开发接口,通信协议公开,预留的接口兼容目前的主流通讯协议、PROFIBUS-DP、工业以太网、MPI、DEVICENET、以及CANOPEN,可以方便的接入工厂的管理系统。通过数采用数据库技术开发数据处理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利用这些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过程能力指数CPK计算,便于监控产品装配过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三迪工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三迪工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6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