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变孔滤砂管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5764.2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5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钱钦;姜涛;高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昌瑞石油机械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2572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变孔滤砂管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井下防砂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变孔滤砂管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疏松砂岩油藏开发对于老油田稳产和新区产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防砂工艺作为疏松砂岩油藏开发的基础技术之一,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防砂工具有支架筛管和滤砂管,支架筛管强度较高,但在下井过程中由于碰撞、挤压等问题,极易损坏,严重影响防砂效果;现滤砂管一般为三层结构,有较强挡砂能力和渗透率,但是产出液从油层流出并不是直接进入滤砂管,而是在套管和滤砂管的环形空间内有一定的滞留时间,产出液中的砂粒产生重力分离作用,自上而下砂粒粒径逐渐增大,此时,现有技术的滤砂管由于孔隙度是一种规格,较大粒径的砂粒无法滤出,因此一旦失效滤砂管堵塞,油井将失去生产能力,发生躺井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变孔滤砂管及其生产工艺,具有多种滤砂规格,不会发生堵塞,大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一种多层变孔滤砂管,包括中心管、中接头、扶正器、扶正圈、滤砂体和支架;
所述中心管包括上中心管和下中心管,所述上中心管和下中心管之间连接有中接头,所述上中心管贯穿所述滤砂体设置,所述下中心管贯穿所述扶正器设置;
所述扶正圈包括第一扶正圈和第二扶正圈,所述第一扶正圈设置于所述滤砂体的上方,所述第二扶正圈设置于所述滤砂体的下方;
所述滤砂体上部、滤砂体中部和滤砂体下部的原料包括:重量份5-10的环氧树脂和100-120的石英砂。
作为优选,所述滤砂体上部、滤砂体中部和滤砂体下部的原料还包括固化催化剂。
作为优选,所述固化催化剂:碱性和酸性类固化剂:碱性类固化剂包括脂肪族二胺和多胺、芳香族多胺、其它含氮化合物及改性脂肪胺。酸性类固化剂包括有机酸、酸酐、和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滤砂体原料中还包括流动调节剂,所述流动调节剂为苯甲醇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滤砂体的原料中还包括流变控制剂,所述流变控制剂为熔凝硅石。
作为优选,所述滤砂体上部、滤砂体中部和滤砂体下部的原料中还包括水清除剂,所述水清除剂为原甲酸三甲酯或原甲酸三乙酯中的一种。
一种多层变孔滤砂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原材料,备用;
S2、将S1称取后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其中,滤砂体上部石英砂粒度范围0.3~0.6m,滤砂体中部石英砂粒度范围0.4~0.8mm,滤砂体下部石英砂粒度范围0.6-1.2mm,倒入预先的模具中;
S3、将装好的模具放入烘烤箱中升温固化,温度控制在180+5度,烘烤时间6~8小时;
S4、将滤砂体从烘烤箱中取出,降至常温,脱模,去除毛刺,装塑料带包装存放。
所述滤砂体上部石英砂粒度范围0.3~0.6m,滤砂体中部石英砂粒度范围0.4~0.8mm,滤砂体下部石英砂粒度范围0.6~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适用于油田油井出砂粒度直径110.0~306微米的出砂油井机械防砂,双扶正圈和扶正器结合,自扶正效果好,抗压强度10Mpa,自上而下渗透率46~241平方微米,孔隙度37.3~25.2%,防砂粒径逐渐增大,上部防细砂,中部防中砂,下部防粗砂,防砂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延长油井防砂周期,节约作业费用,增加原油产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多层变孔滤砂管的结构图。
图中所示:1.上中心管,2.第一扶正圈,3.滤砂体,3.1.滤砂体上部、3.2滤砂体中部、3.3滤砂体下部;4.支架,5.第二扶正圈,6.中接头,7.扶正器,7.1.下中心管,7.2.扶正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一种多层变孔滤砂管,包括中心管、中接头6、扶正器7、扶正圈、滤砂体3和支架4;还有扶正体7.1,但是为公知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
中心管包括上中心管1和下中心管7.1,上中心管1和下中心管7.1之间连接有中接头6,上中心管1贯穿滤砂体3设置,下中心管7.1贯穿扶正器7设置;
扶正圈包括第一扶正圈2和第二扶正圈5,第一扶正圈2设置于滤砂体3的上方,第二扶正圈5设置于滤砂体3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昌瑞石油机械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昌瑞石油机械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5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