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钙钛矿型镧铌氮氧化物半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5199.X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3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辉;万里鹏;熊锋强;李悦;焦雨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33/00 | 分类号: | C01G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钙钛矿型镧铌氮 氧化物 半导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钛矿型镧铌氮氧化物半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aNbON2是一种具有钙钛矿型晶体结构的金属氮氧化物半导体。其禁带宽度约为1.65eV,吸收边750nm左右,具有宽范围可见光响应(ChemSusChem,2011,4,74-78)。传统制备LaNbON2方法采用LaNbO4或者La-Nb比为1∶1的La源和Nb源(如La2O3和Nb2O5)作为前驱体,在高温NH3气氛中进行氮化,由于高温且在NH3气氛下高价金属有被还原的倾向,所得LaNbON2颗粒大,缺陷多(反映在UV-Vis光谱上,在波长超吸收带边位置缺陷导致的吸收背底明显)。本发明基于:(1)过量的La可能抑制高温氮化过程中Nb的还原,抑制低价Nb缺陷或杂相的形成;(2)La3NbO7中La:Nb计量比为3,氮化后析出的La2O3溶解后形成孔,提高比表面积。从而提出以La3NbO7作为前驱体,氮化制备LaNbON2,没有检索到关于此种制备方法的文献报道或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质量、大比表面积钙钛矿型镧铌氮氧化物半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
本发明以La3NbO7为原料,密封于管式炉中,容器和管子采用刚玉材质,将空气排出后,通入NH3,保持一定的NH3流速,所述流速为0.05-5标准升每分钟每克前驱体,优选流速0.25-1.5标准升每分钟每克前驱体,升温,所述升温速率为1-1000℃/分钟,优选速率为5-10℃/分钟,至氮化温度,所述氮化温度为800-1100℃,优选氮化温度范围为900-1050℃,最佳氮化温度950-1000℃,使得La3NbO7中的部分O被NH3中的N取代,保温一定的时间,所述保温时间为0.5-72小时,优选保温时间5-30小时,最佳保温10-20小时,生成目标产物LaNbON2,同时析出La2O3,对产物进行降温,所述降温速率为1-1000℃/分钟,优选速率为5-50℃/分钟,降温至25-100℃取出。
产物降温后以稀酸洗涤,直到溶解La2O3以及某些情况下未氮化的部分前驱体,抽滤水洗,烘干后制备得到LaNbON2。
所用稀酸包括0.001-1mol/L硫酸、0.001-1mol/L硝酸、0.001-1mol/L王水和0.001-1mol/L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得到的LaNbON2半导体,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中禁带-导带跃迁吸收边波长为690-760nm,波长大于吸收边的Kubelka-Munk函数小于1,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0-30m2/g。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方法中,La3NbO7相比于LaNbON2中La-Nb计量比,La氧化物过量,且在单一前驱体中原子级别均匀分布,能够有效抑制高温氮化过程中Nb的还原,抑制低价Nb缺陷或杂相的形成,UV-Vis光谱显示缺陷导致的超带边背景吸收低,得到优质LaNbON2。氮化后过量的La以氧化物形式析出,溶解后造孔,BET方法测试得到的LaNbON2比表面积高达27.9m2/g,高于相同条件以LaNbO4为前驱体制备得到的11.2m2/g。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2中La3NbO7热氨解产物的XRD图,显示实施例1热氨解La3NbO7转化完全,而实施例2热氨解La3NbO7转化不完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5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VOCl3制备高纯V2O5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铬除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