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容计费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4812.6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金凌;陈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4 | 分类号: | H04L12/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容 计费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容计费方法和系统,涉及软件定义网络领域。本发明采用内容计费装置根据流量特征信息检测内容计费的用户的流量是否需要进行内容计费,并将流量特征信息和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流量特征信息和检测结果生成流表并下发给流量调度装置,以指示流量调度装置将需要进行内容计费的流量转发到内容计费装置,从而,流量调度装置可以将需要进行内容计费的全部流量发送给内容计费装置进行内容计费,提高了内容计费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定义网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容计费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内容计费是指根据流量中的特征采用相应的计费方式进行计费,例如通过流量中的特征识别流量所属的应用、业务或者服务等等,并根据应用、业务或者服务所对应的计费规则进行计费。
目前,内容计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为,利用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分组业务数据节点)、PGW(PDN GateWay,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公用数据网网关)设备内置的DPI(Deep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板卡识别应用,并实现针对特定内容的流量计费。然而,由于DPI功能内置在网络设备内,因此难以高效地实现对于应用层流量的检测。同时,需要根据应用的变化对设备的检测功能进行升级,灵活性差。
第二种方式为,利用独立部署在移动分组域、串接在PDSN、PGW设备的上行链路上的CCG(Content Charging Gateway,内容计费网关)、TDF(Traffic Detection Function,流量检测功能)设备,对应用内容进行识别,并实现针对特定内容的流量计费。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参考图1。如图1所示,PDSN接收到的所有流量被全部导入到CCG/TDF中进行检测,然后由CCG/TDF发送给互联网中的目的。在内容的流量计费阶段,存在CCG/TDF对流量进行计费后,由于用户策略原因,部分报文在PDSN/PGW设备上进行策略控制而主动丢包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实际用户的内容流量的计算将产生偏差,无法实现精确计费。
并且,由于PDSN/PGW与CCG/TDF之间采用串接方式,即使某一个应用流检测完成,且并不需要进行内容计费,其流量也将通过CCG/TDF设备,形成了不必要的性能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内容计费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对内容计费装置的性能消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计费方法,包括:内容计费装置接收流量调度装置发送的内容计费用户的流量;内容计费装置获得内容计费用户的流量的流量特征信息;内容计费装置根据流量特征信息检测内容计费用户的流量是否为需要进行内容计费的流量;内容计费装置将流量特征信息和内容计费用户的流量是否为需要进行内容计费的流量的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流量特征信息和检测结果生成内容流量转发流表,内容流量转发流表的匹配域包括内容特征信息和内容流量转发目的;控制器将内容流量转发流表发送给流量调度装置;流量调度装置根据内容流量转发流表中的内容特征信息判断内容计费用户的流量是否为需要进行内容计费的流量;流量调度装置将需要进行内容计费的流量发送给内容流量转发目的对应的内容计费装置;内容计费装置对接收到的流量进行内容计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容计费装置接收流量调度装置发送的内容计费用户的流量包括:流量调度装置接收用户流量;流量调度装置将用户流量中的地址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用户流量的地址信息判断用户是否为内容计费用户;控制器生成用户流量转发流表,用户流量转发流表的匹配域包括内容计费用户的地址信息和用户流量转发目的;控制器向流量调度装置发送用户流量转发流表;流量调度装置根据用户流量转发流表中的地址信息判定用户流量是否为内容计费用户的流量;流量调度装置将内容计费用户的流量发送给用户流量转发目的对应的内容计费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4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后向流量产品渠道自服务方法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