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2256.9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余鑫;林宇清;张彦;黄立启;章莉;鲍谦;顾明伟;刘世昊;赵文秀;彭博;袁德霞;李小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宣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F04F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螺旋 叶轮 空气 喷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主控制室非能动应急可居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控制室在事故发生时使用的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
背景技术
核电站事故时,主控制室作为核电站控制中心和唯一的人员可居留区域,起到保护人员安全和维持控制设备正常运行的作用。为保证事故后主控制室人员可居留,需要对主控制室内部空气进行循环过滤,以降低放射性对人员的影响。核电站事故后,利用空气喷射器实现主控制室内部空气的非能动循环,空气喷射器利用压缩空气提供动力,诱导环境的空气进入喷射器与压缩空气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通过喷射器出口送出。空气喷射器诱导的环境空气量与压缩空气量的比值称为喷射器的喷射系数。
由于需要降低事故后主控制室内放射性对人员的影响,需要提供足够的内部循环过滤风量,即空气喷射器的喷射系数需要达到特定要求,同时,空气喷射器出口需要提供足够的压力克服下游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
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包括:压缩空气入口、环境空气通道、环境空气吸入口、吸入腔、喷嘴、混合扩散段以及出口;所述吸入腔与所述环境空气吸入口连接,环境空气从所述环境空气吸入口进入所述吸入腔;所述环境空气通道位于所述环境空气吸入口与所述吸入腔之间;所述混合扩散段位于所述吸入腔与所述出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缩空气入口为法兰形式。
优选地,所述环境空气吸入口为法兰形式。
优选地,所述出口为法兰形式。
优选地,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吸入腔内,经配置以喷射出压缩空气。
优选地,所述环境空气通道为螺旋叶轮结构。
优选地,所述环境空气通道包括叶片和轴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利用螺旋叶轮结构,提高诱导的循环空气量,同时在喷射器出口提供足够的出口压力。
2、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利用由压缩空气入口处进入的压缩空气,在喷嘴处射出形成负压,诱导环境空气由环境空气吸入口进入吸入腔。进入吸入腔的环境空气与压缩空气经混合扩散段后,通过出口送出喷射器。诱导的循环空气通过环境空气吸入口后进入螺旋叶轮结构的环境空气通道,在通过螺旋叶轮结构时以螺旋方式前进,进入吸入腔。压缩空气与环境空气在混合扩散段中混合,形成许多大尺度的轴向涡,同时进行能量和动量交换。螺旋叶轮结构的环境空气通道使诱导足够循环风量的同时,喷射器出口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的示意图。
其中:1、压缩空气入口;2、吸入腔;3、喷嘴;4、环境空气吸入口;5、混合扩散段;6、出口;7、环境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包括压缩空气入口1、吸入腔2、喷嘴3、环境空气吸入口4、混合扩散段5、出口6以及环境空气通道7。
所述的压缩空气入口1用于压缩空气的进入,为法兰形式。
所述的吸入腔2用于吸入的环境空气暂时储存。
所述的喷嘴3用于压缩空气射出,射出的压缩空气与吸入腔2内的环境空气共同进入混合扩散段5。
所述的环境空气吸入口4用于环境空气的进入,为法兰形式。
所述的混合扩散段5用于从喷嘴3射出的压缩空气和吸入腔2内的环境空气的混合、扩散,从而形成稳定的流场。
所述的出口6用于混合后气体的送出,为法兰形式。
所述的环境空气通道7位于环境空气吸入口4与吸入腔2之间,为螺旋叶轮结构。诱导的循环空气通过环境空气吸入口4后进入螺旋叶轮结构的环境空气通道7,在通过螺旋叶轮结构时以螺旋方式前进,进入吸入腔2。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叶轮引射的空气喷射器具体使用过程为: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入口1进入,经喷嘴5射出,形成负压。环境空气利用形成的负压经环境空气吸入口4进入吸入腔2,进入吸入腔2的环境空气与喷嘴3射出的压缩空气经混合扩散段5混合、扩散,形成稳定的流场,而后经出口6送出。诱导的循环空气通过环境空气吸入口4后进入螺旋叶轮结构的环境空气通道7,在通过螺旋叶轮结构时以螺旋方式前进,进入吸入腔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宣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宣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22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